一去音容便杳然,尺书远不到吴天。
梦中小院原依旧,镜里崔徽不似前。
护病多忘眉月淡,懒妆一任鬓云偏。
愁来尽日无消处,手擘生香续篆烟。
一去音容便杳然,尺书远不到吴天。
梦中小院原依旧,镜里崔徽不似前。
护病多忘眉月淡,懒妆一任鬓云偏。
愁来尽日无消处,手擘生香续篆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鸾鸾所作的《寄简平子》。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一去音容便杳然”描绘了离别后音信全无的凄凉景象,接着“尺书远不到吴天”进一步强调了通信的困难与距离的遥远。接下来的“梦中小院原依旧,镜里崔徽不似前”,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变化。后半部分“护病多忘眉月淡,懒妆一任鬓云偏”则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身心疲惫,以及对日常生活的疏懒态度。最后,“愁来尽日无消处,手擘生香续篆烟”将愁绪比作无法散去的篆烟,形象地表现了愁绪的缠绵与难以排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如镜稍亏,如盘未满,一泓遥映江上。
虽则黄昏,早湿碧空银浪。
恍追忆、旬日前头,还只似、小蛾眉样。一饷。
忽珠胎撑处,桂芽频放。
惹得游人吟想,便急切愁他,不成圆相,影已堪怜,预拟开筵延赏。
尽不眠、耐过今宵,怕明夕、迢应相仿、琴响。
指金徽暗记,夜添秋爽。
面面纱窗,层层绮帐,宵来料难遮定。
依稀游戏处,在明月、花香幽境。迷离无影。
待缭绕天涯,寻欢俄顷。嗟孤另。
几番隔断,水昏烟暝。夜永。
眠也难成,嘱暗风,休便把人吹醒。
相思仍一路,向云雨、前头先等。无人拘领。
奈一两栖鸦,来啼金井。残更剩。
尽拚重做,枕寒衾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