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苏武牧羊图》
《题苏武牧羊图》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0)
注释
苏武: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大臣。
他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他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麒(qí)麟(lín)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内。
画功臣像于其上,苏武是第十一人。
帝乡:京城。
旄尽风霜节:指苏武持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旄:古时旗杆或节杖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风霜节:比喻节操高洁。
李陵何以别:指苏武回归汉朝时,李陵置酒送别事。
李陵:汉朝将领,率兵击匈奴时,兵败屈节投降。
后苏武归汉时,李陵曾置酒相送。
河梁:桥梁。
翻译
不期望麒麟阁的画像,也时时把故国遥望。
大雁送来苏武的音信,在北海牧羊时茹毛饮雪。
牧羊时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心中却有日月的光芒。
李陵送别了归国的苏武,不断的泪水洒满河粱。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苏武牧羊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苏武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首句“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既点明了苏武虽未封侯拜相,却时刻思念着自己的祖国,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接下来,“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两句,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苏武在荒凉之地,仍不忘与家乡亲人通信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在艰苦环境中生活的艰难与孤独。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则进一步赞扬了苏武的高尚品质和坚定意志。这里的“旄”指的是苏武手持的符节,即使在严酷的风霜中,也依然保持其坚贞不屈的本色;而“心悬日月光”则是说他的内心如同日月般明亮,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一句,通过对比李陵与苏武的不同选择,表达了对苏武忠贞不渝精神的敬佩。李陵投降匈奴,而苏武则坚守节操,最终得以回归故国。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苏武的伟大人格,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对忠诚与背叛、坚持与妥协之间的抉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武牧羊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苏武个人的英雄气概,也寄托了作者对忠诚、坚守与爱国情怀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三

爱而不见。立马章台空便面。想像娉婷。

只恐丹青画不成。诗人老去。恰要莺莺相伴住。

试与平章。岁晚教人枉断肠。

(0)

点绛唇·其二饯刘恭父

绮燕高张,玉潭月丽玻璃满。旆霞行卷。

无复长安远。夏木阴阴,路袅薰风转。空留恋。

细吹银管。别意随声缓。

(0)

西江月·其三

冉冉寒生碧树,盈盈露湿黄花。故人玉节有光华。

高会仍逢戏马。万事只今如梦,此身到处为家。

与君相遇更天涯。拼了茱萸醉把。

(0)

句·其二

鸡骨埋灵塔,龙门□佛龛。

(0)

别袁昌州

昌元古佳郡,比屋谈经史。

山冈叠翠屏,溪濑泻清泚。

蓄为灵秀质,磊落出髦士。

(0)

绝句六十四首·其四十

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

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