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岐接水树冥冥,又是朝京一日程。
两耳如闻重译语,几时不见五仙城。
朝无儿稚歌行酒,夜有巡船卧打更。
欲识羁情多少在,昆崙深处白云生。
回岐接水树冥冥,又是朝京一日程。
两耳如闻重译语,几时不见五仙城。
朝无儿稚歌行酒,夜有巡船卧打更。
欲识羁情多少在,昆崙深处白云生。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回岐道中》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回岐接水树冥冥”,写出了道路曲折,临近水边,树木苍茫,营造出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氛围。次句“又是朝京一日程”,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前往京城的决心和疲惫。
第三句“两耳如闻重译语”,通过比喻,暗示旅途中的语言交流可能复杂多样,或是异乡方言,增添了旅途的文化体验。第四句“几时不见五仙城”,“五仙城”可能是地名,也可能寓指京城的繁华,诗人借此表达对目的地的期待。
第五、六句“朝无儿稚歌行酒,夜有巡船卧打更”,通过对比,描绘了一天之中不同的场景:白天没有孩童欢歌畅饮的热闹,夜晚只有巡逻船只的更声,反映出旅途的孤独与寂静。
最后一句“欲识羁情多少在,昆崙深处白云生”,诗人以“昆崙深处白云生”象征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羁旅之情深藏于心,如同昆仑山巅的白云,难以触及却又清晰可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情感世界。
望层霄、五云开处。屏星光射螺浦。
复来七日冬将至,恰则岳神生甫。梅半吐。
试索笑巡檐,稍稍香风度。花娇欲语。
问昔日治平,吴公无传,今请为公歌襦裤。
□□□,玉粒家家丰贮。因人岂关天数。
金城千里谁能护,前召又逢后杜。□□□。
见说道、长安新筑沙堤路。班催鹭序。
春色醉蟠桃,胸中色线,待把衮衣补。
吾初丞小邑,誓与松竹为胶漆。
今公丞大藩,誓与松竹为金兰。
维松若竹有何德,和公玉立成三益。
矫矫摩云性天高,亭亭傲雪心地直。
风月外吾吾强哦,其如松竹偃蹇何。
横江太守风月主,公与平分无乃多。
况胸有眼笔有口,大与松竹相谐偶。
张陈漫浪耳热初,管鲍绸缪岁寒后。
三友莫逆俱岁寒,犹遗其一非简驩。
四科参偶不与班,孔子无容心其间。
爱参初不异颜闵,寄与梅仙勿衔冤。
乾道淳熙间,随牒公之邑。
我闲时曳裾,公喜常折屐。
过从未多时,情好已相得。
功名打门催,马首遽湖北。
一为卢溪留,便作弱水隔。
解后五羊城,恍如不相识。
初惊面颜苍,徐视髭鬓黑。
款曲遍咨诹,交游半悽恻。
一别十五年,种种事非昔。
更著一回别,又岂胜叹息。
梅雨逗谈机,槐风速行色。
愁边更添愁,客里仍送客。
笑骑五马归,郎省平步入。
天南九万里,谁得碍鹏翼。
语离当有诗,颂德似无益。
清晖百尺虹,方广千丈碧。
高盖山下松,极乐岩里石。
一切奇杰观,无不入我集。
转眼虽寥寥,扪胸犹历历。
公归为致言,久疏颇关忆。
老葛年少卢,亦有风月癖。
唱酬旧知音,来往今扫迹。
相逢问撙斋,依旧四立壁。
《送梁藤州广誉解组还朝兼简葛子章卢伯真》【宋·曾丰】乾道淳熙间,随牒公之邑。我闲时曳裾,公喜常折屐。过从未多时,情好已相得。功名打门催,马首遽湖北。一为卢溪留,便作弱水隔。解后五羊城,恍如不相识。初惊面颜苍,徐视髭鬓黑。款曲遍咨诹,交游半悽恻。一别十五年,种种事非昔。更著一回别,又岂胜叹息。梅雨逗谈机,槐风速行色。愁边更添愁,客里仍送客。笑骑五马归,郎省平步入。天南九万里,谁得碍鹏翼。语离当有诗,颂德似无益。清晖百尺虹,方广千丈碧。高盖山下松,极乐岩里石。一切奇杰观,无不入我集。转眼虽寥寥,扪胸犹历历。公归为致言,久疏颇关忆。老葛年少卢,亦有风月癖。唱酬旧知音,来往今扫迹。相逢问撙斋,依旧四立壁。
https://shici.929r.com/shici/kcvJ1efQ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