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声正喧,一骑向秋原。
偶尔闻乡语,因之伤旅魂。
停鞭问姓氏,掩泪叙寒暄。
未尽悲欢意,沙场日又昏。
胡笳声正喧,一骑向秋原。
偶尔闻乡语,因之伤旅魂。
停鞭问姓氏,掩泪叙寒暄。
未尽悲欢意,沙场日又昏。
这首《塞上逢故人》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边塞之地偶遇老友的场景,情感深沉,充满边塞特有的苍凉与深情。
首句“胡笳声正喧,一骑向秋原。”以胡笳的喧闹声起笔,渲染出边塞战场的紧张氛围,随后点出一骑马的身影,向秋日的草原行进,画面感十足,引人入胜。
“偶尔闻乡语,因之伤旅魂。”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偶然听到了熟悉的乡音,这声音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引发了内心的悲伤。这一句将人物的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让人感同身受。
“停鞭问姓氏,掩泪叙寒暄。”诗人停下马鞭,询问对方的姓名,然后掩面而泣,与老友寒暄。这一系列的动作和表情,生动地刻画了两人重逢时的复杂心情,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又有多年漂泊的辛酸。
“未尽悲欢意,沙场日又昏。”虽然他们有许多话想说,但时间紧迫,日暮时分,边塞的天色已暗,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这句话不仅表达了时间的紧迫,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不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既有对故人的思念,也有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徐熥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边塞生活的艰苦,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