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商暮节,此时客、意难忘。
正卉木凋零,蛩螀韵切,宾雁南翔。
东篱有黄蕊绽,是幽人、最爱折浮觞。
须信凌霜可赏,任他落帽清狂。茫茫。
去国三年,行万里、过重阳。
奈眷恋庭闱,矜怜幼稚,堕泪回肠。
凭栏处空引领,望江南、不见转凄凉。
羁旅登高易感,况于留滞殊方。
对金商暮节,此时客、意难忘。
正卉木凋零,蛩螀韵切,宾雁南翔。
东篱有黄蕊绽,是幽人、最爱折浮觞。
须信凌霜可赏,任他落帽清狂。茫茫。
去国三年,行万里、过重阳。
奈眷恋庭闱,矜怜幼稚,堕泪回肠。
凭栏处空引领,望江南、不见转凄凉。
羁旅登高易感,况于留滞殊方。
这首宋词《木兰花慢·其二》是宋代文人洪皓所作,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羁旅在外的深深思乡之情。开篇"对金商暮节,此时客、意难忘",点明了时间与身份,显示出节日氛围中的孤独和难以忘怀的思乡之情。
接着,词人通过描绘秋景,如"卉木凋零,蛩螀韵切,宾雁南翔",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寓言自己如同南飞的大雁,渴望回归故乡。"东篱有黄蕊绽",借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身处异乡的无奈。
"须信凌霜可赏,任他落帽清狂",表现出词人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豪放不羁的态度,即使在异乡也要欣赏秋天的美景,即使像晋人孟嘉那样因风吹落帽子而显得洒脱。
下片转入抒发个人情感,"去国三年,行万里、过重阳",直接道出离家之久和旅途之艰辛,"奈眷恋庭闱,矜怜幼稚,堕泪回肠",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尤其是对年幼子女的疼爱。
最后,词人倚栏远眺,"望江南、不见转凄凉",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羁旅登高易感,况于留滞殊方",总结全词,强调了在外漂泊的游子更容易在重阳这样的节日里引发深深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重阳节为引,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洪皓在异乡的孤独、思乡以及坚韧的人生态度。
当春远行迈,挂帆江之湄。
日暖波空明,潮来风倒吹。
来船亦何速,去船亦何迟。
只争迟速间,安知非天时。
我生如乘舟,破浪长风随。
所恃惟忠信,履险皆如夷。
达人贵知命,世俗争先机。
终须登彼岸,奚问迟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