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青山路,楼居傍石安。
环云疑世隔,弯沼倒涵山。
瀑近晴如雨,岩深暑亦寒。
道人弄刀镊,怪我鬓毛斑。
行尽青山路,楼居傍石安。
环云疑世隔,弯沼倒涵山。
瀑近晴如雨,岩深暑亦寒。
道人弄刀镊,怪我鬓毛斑。
这首宋代诗人曾原一的《东华山》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行尽青山路”,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穿越连绵青山的艰辛,也透露出他对自然景色的向往。接下来,“楼居傍石安”写他在山石间建造居所,生活简朴而安稳。
“环云疑世隔”运用了夸张手法,暗示周围的云雾缭绕,仿佛将世外桃源与尘世隔绝,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诗人通过“弯沼倒涵山”进一步描绘山景,弯曲的池塘倒映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立体感。
“瀑近晴如雨”以生动的比喻描绘瀑布在晴天中的景象,如同雨水般清新,增添了山间的生机。而“岩深暑亦寒”则写出山岩深处的清凉,即使盛夏也能感受到丝丝凉意,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奇特。
最后两句“道人弄刀镊,怪我鬓毛斑”则转向了人物描写,诗人遇见了山中的道士,他们正在修整剃须工具,对诗人的白发表示惊讶。这既反映了诗人年岁的增长,也暗含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华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隐逸情怀。
暖云如粉,草芊绵、画阁晓妆时节。
鸾镜初开,把春衫香裛。抛残线帖。
向柳外、听莺寻蝶。浅水溪桥,笑招女伴,桃根桃叶。
沙堤踏青步屧。
尽风吹钿朵,裙钗波溅,斗草平芜,逞芙蓉双颊。
花铃暗掣。早惊见、绿杨飞雪。
报道春归,海棠落尽,杜鹃啼歇。
上谷风和,夜溶溶、香车六街阗咽。
灯火朱楼弦管,清尊共赏,太平佳节。
谁家少妇帘栊里,喧笑语、绮罗轻揭。
客怀乱、敝裘独拥,小门残雪。闲把年时细说。
尽玉漏声沉,凤箫吹歇。
桦烛春闺眉妩,纱窗兰麝,绣帏频爇。
无端辜负鸳鸯梦,郎山畔、冷衾如铁。
酒醒处、星桥淡烟斜月。
江城如画,雪初晴、渺渺长天空碧。
好友轻帆携酒到,载得满船春色。
吴下秦青,新翻乐府,横吹宁王笛。
旅怀无奈,茫茫对此交集。
怜我海角浮踪,逢君迁客,相对头堪白。
舞罢柘枝歌子夜,搅起鱼龙窟宅。
杜牧情多,司空见惯,懊恼红灯夕。
地邻湓浦,青衫今日重湿。
雪晴开曙早。看遍布王正,条风拂晓。
轻烟丽日,椒觞暖、共说丰年佳兆。
春衣儿女,喜得岁、樽前频绕。
山中卧,击壤清时,追随牧童村老。
回思当日先皇,正颁赐天厨,云和缥渺。
大酺同庆,陪鸳鹭、每近龙颜欢笑。
孤臣无状,此际包容非小。
今何幸,放逐沧浪,尚安覆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