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峰如洗翠阴森,云馆还成隔月临。
过雨林花皆得意,那知望雨向时心。
层峰如洗翠阴森,云馆还成隔月临。
过雨林花皆得意,那知望雨向时心。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玉河至玉泉山沿途的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
首句“层峰如洗翠阴森”,描绘了雨后的山峦,仿佛被清水洗涤过,翠绿而深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里的“阴森”并非贬义,而是形容山色的幽深与静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次句“云馆还成隔月临”,进一步描绘了雨后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云中的馆舍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梦幻与遥远之感。这里运用了“隔月”的意象,既表现了云雾的浓厚,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
第三句“过雨林花皆得意”,转而描写雨后林间的花朵,它们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似乎每一朵花都充满了喜悦与满足。这一句通过“得意”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在雨后焕发生机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那知望雨向时心”,则从诗人自身的情感出发,表达了对雨前期待与雨后惊喜之间复杂心情的感慨。这里的“望雨向时心”,既是对雨前渴望雨水降临的心情的描述,也是对雨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景象的赞叹。诗人通过这一句,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既有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雨后玉河至玉泉山沿途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
煦日亭亭昼渐长,烟藏幽砌蕙兰香。
纤垂谢监园中柳,嫩折罗敷陌上桑。
出谷晓莺迁绮树,入檐风燕语雕梁。
瑶华欲寄岭头信,心逐白云归帝乡。
徼道西华内,觚棱北斗傍。
神灵安肯构,恩泽赐燔香。
渤澥通骊窟,昆崙拱画梁。
清坛浮早景,碧瓦霁初霜。
甲帐严如在,丹檐迥欲翔。
隆姿瞻汉后,馀烈畏轩皇。
埋剑桥山远,游冠阁道长。
白云迷处所,仙掌镇相望。
五岳扶封域,三辰纬典章。
升歌留宝鼎,刻号在神房。
盛德尊原庙,遗仁睦鬼方。
圣文名善继,百世溢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