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农村生活的图画。"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表达了在一个晴朗的春日里,每个家庭都在进行传统的寒食习俗,即制作不用火煮的食品,这里的“火迟”指的是用剩余的热力慢慢地烹饪食物,体现出古人生活节奏的从容和安逸。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描绘了衣物晾晒的情景。古巷中飘动着洁白的衣物,而红色的系缚则被挂在高高的树枝上,这些细节展示出乡间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然而,随后的"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却透露出一丝哀愁。纱带难以打结,可能暗示着情感上的不易连结;铜钗即发簪,它的沉重和即将坠落,象征着某种无法承载的心情或是生活中的困顿。
最后两句"斩新衣踏尽,仍似去年时"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与人事无常。人们换上了新的衣物,但旧的记忆和习惯却难以磨灭,仿佛一切依旧如同去年。这不仅是对物理世界中事物更迭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与生活变迁的一种感慨。
这首诗通过平淡的乡村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生活细节以及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
将军手掣生蟾蜍,志将扫断月窟除匈奴。
祈连天北黄河九曲纡,将军吐气可使挽泻倾玉壶。
匣中三尺芙蓉水,豪来提舞秋风里。
上天思磔虾蟆精,桂花老杜僵欲死。
碧海仙人夜泛银汉槎,宫袍解坐将军家。
起援北斗酌美酒,玉箫吹落南天霞。
南天万里秋冥冥,三湘七泽摇洞庭。
下看明月出沧海,君山一点银盘青。
吁嗟武川之水一斛波,明月其奈将军何。
愿飞玉盏邀嫦娥,醉取仙人三首瓮,然后扬眉结义天山雪峤横雕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