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风色好,一叶渡淮西。
渐见林移岸,方知棹隔溪。
鸡声河墅午,帆动野云低。
回首中都望,烟岚路已迷。
今朝风色好,一叶渡淮西。
渐见林移岸,方知棹隔溪。
鸡声河墅午,帆动野云低。
回首中都望,烟岚路已迷。
这首清代诗人张宣的《长淮泛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水乡画面。首句"今朝风色好"表达了诗人对当日天气的赞赏,暗示了乘舟出行的适宜时机。"一叶渡淮西"简洁地写出诗人独自或与友人轻舟过淮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渐见林移岸,方知棹隔溪"通过视觉变化,展现了船行过程中两岸景色的移动,以及溪流带来的空间感。"鸡声河墅午"进一步点明时间,午时的鸡鸣声衬托出乡村的宁静,而"帆动野云低"则描绘出船行带起的微风使得天边的云朵低垂,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最后两句"回首中都望,烟岚路已迷"以诗人回望京城的视角收尾,表达了他对故乡或京城的留恋以及眼前自然风光的迷离之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泛舟长淮时的所见所闻,寓情于景,意境优美。
莫嫌地窄林亭小,莫厌贫家活计微。
大有高门锁宽宅,主人到老不曾归。
东里素帷犹未彻,南邻丹旐又新悬。
衡门蜗舍自惭愧,收得身来已五年。
世事平分众所知,何尝苦乐不相随。
唯馀耽酒狂歌客,只有乐时无苦时。
高卧闲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
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向上人。
四皓再除犹且健,三州罢守未全贫。
莫愁客到无供给,家酝香浓野菜春。
非庄非宅非兰若,竹树池亭十亩馀。
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乌帽闭门居。
梦游信意宁殊蝶,心乐身闲便是鱼。
虽未定知生与死,其间胜负两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