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行乐登高台,凤绡翠幕重重开。
更深歌舞宴西子,飘飘丝竹云边来。
渡溪铁骑纷如簇,台上犹歌乌夜曲。
曲声未断越兵来,一旦欢娱梦蕉鹿。
蛾眉零落归何处,声色迷人孰能悟。
千年遗址百花洲,犹说吴王旧行路。
吴王行乐登高台,凤绡翠幕重重开。
更深歌舞宴西子,飘飘丝竹云边来。
渡溪铁骑纷如簇,台上犹歌乌夜曲。
曲声未断越兵来,一旦欢娱梦蕉鹿。
蛾眉零落归何处,声色迷人孰能悟。
千年遗址百花洲,犹说吴王旧行路。
这首诗描绘了吴王在姑苏台上行乐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悲剧色彩。首句“吴王行乐登高台”,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主人公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欢愉与繁华的历史场景中。接着,“凤绡翠幕重重开”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精致,仿佛让读者亲身体验到那场盛大的宴饮。
“更深歌舞宴西子,飘飘丝竹云边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闹与欢快氛围,将西施的美丽与音乐的美妙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然而,这种欢乐是短暂而虚幻的,正如“曲声未断越兵来,一旦欢娱梦蕉鹿”所暗示的那样,吴王的盛宴最终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欢乐如同梦境般转瞬即逝。
“蛾眉零落归何处,声色迷人孰能悟”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美丽的女子(可能指西施)和华丽的宴席都已消失,留下的只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千年遗址百花洲,犹说吴王旧行路”则以姑苏台的遗址和百花洲的景致,寄托了对过往辉煌与繁华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永恒与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王行乐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其后世变迁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