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泽正天寒,南峰带秋色。
诗人句不尽,馀意传粉墨。
年来两眼昏,吏牍苦侵迫。
明窗展横素,刮膜谢砭石。
往时蓬莱宫,图画灿东壁。
拾遗老阴峭,思训丽春碧。
经年一过眼,行绕不暇食。
太行逢李生,笔势妙思索。
未成真营丘,不俗已高格。
安得十万钱,尽致鹅溪白。
不须念衣裘,䃜灰日滋殖。
写我江湖心,浩荡满千尺。
梦泽正天寒,南峰带秋色。
诗人句不尽,馀意传粉墨。
年来两眼昏,吏牍苦侵迫。
明窗展横素,刮膜谢砭石。
往时蓬莱宫,图画灿东壁。
拾遗老阴峭,思训丽春碧。
经年一过眼,行绕不暇食。
太行逢李生,笔势妙思索。
未成真营丘,不俗已高格。
安得十万钱,尽致鹅溪白。
不须念衣裘,䃜灰日滋殖。
写我江湖心,浩荡满千尺。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幅画作的深刻感受与赞美。诗中以“梦泽”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南峰带秋色”一句,将自然景色引入,使画面更加生动。诗人感叹画中意境之深,诗句“诗人句不尽,馀意传粉墨”,表达了画作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意境,超越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
接下来,“年来两眼昏,吏牍苦侵迫”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疲惫,与前文的诗意形成对比,增加了作品的情感层次。在“明窗展横素,刮膜谢砭石”中,诗人通过描述展开画卷的过程,表达了对艺术的渴望与追求,同时“刮膜谢砭石”也暗示了去除杂念,专注于艺术的境界。
“往时蓬莱宫,图画灿东壁”描绘了诗人对古代艺术的向往,而“拾遗老阴峭,思训丽春碧”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对艺术美的追求与欣赏。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画作的细节,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经年一过眼,行绕不暇食”表现了诗人对画作的痴迷与沉浸,即使时间流逝,仍不愿离去。最后,“太行逢李生,笔势妙思索”提到与画家李生相遇,赞许其笔法精妙,构思独到。诗人虽未成为真正的营丘(古代画家),但其作品已展现出高雅的格调。
“安得十万钱,尽致鹅溪白”表达了诗人对拥有更多艺术资源的渴望,希望可以收集更多的名画。而“不须念衣裘,䃜灰日滋殖”则暗示了艺术的永恒价值,不需要物质的束缚,艺术之树会日益繁茂。
“写我江湖心,浩荡满千尺”收尾处,诗人将自己对自由、广阔世界的向往融入画作之中,表达了艺术能够超越现实,引领人们探索无限可能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腻描绘与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艺术对于心灵的滋养与启迪作用。
歌扇飘残,舞衣零乱,平康减却风流。
但莲香蜂蝶,旋绕朱楼。
一段镜湖春色,归地下、长恨悠悠。
空追念、眉羞萱草,裙妒红榴。休休。
彩云易散,料只在、巫山十二峰头。
奈朝朝暮暮,月暗花愁。
莫漫铸金为婿,问平日、谁更绸缪。
泉台去,强如车马,冷落三秋。
月团圞。琼楼玉宇净无烟。
金波耿,苍茫云水远相连。
湖山增皎洁,花柳斗婵娟。漾清涟。
一声声、摇过采莲船。谪仙已往,空冷落、锦袍鲜。
谁乘兴,骑鲸捉月上青天。
清晖涵碧下,香雾岳坟前。列芳筵。
愿年年、夜夜总长圆。
杨柳垂堤,葡萄上架,春满南塘。
却和风习习,轻云漠漠,知时灵雨,乱下高唐。
斗草王孙,踏青娇女,湿透花毡对夕阳。
开筵处,有蜻蜓上下,燕子颠狂。溪头双宿鸳鸯。
喜春涨、平添近晓窗。
更园林无数,树头红冷,枝间白嫩,洗尽残妆。
好把金壶,早沽美酒,雨后看春上野航。
偏成对,是蝶儿轻粉,蜂子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