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山平远,衰颜落笔难。
风声催日晚,云物转霜寒。
京邑九衢盛,江湖千里宽。
交游尽诗社,名誉得苏端。
林外山平远,衰颜落笔难。
风声催日晚,云物转霜寒。
京邑九衢盛,江湖千里宽。
交游尽诗社,名誉得苏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感慨与心境。首联“林外山平远,衰颜落笔难”中,“林外山平远”描绘了一幅开阔的山景图,而“衰颜落笔难”则透露出诗人因年华老去而感到的创作上的力不从心。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着,“风声催日晚,云物转霜寒”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寒冷,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风声催促着日暮的降临,云物则预示着霜寒的到来,这些意象都强化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后两联“京邑九衢盛,江湖千里宽”与“交游尽诗社,名誉得苏端”则转向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前一句“京邑九衢盛”描述了繁华的都市景象,与之相对的是“江湖千里宽”,暗示了诗人在都市与江湖之间的不同生活状态和追求。后一句“交游尽诗社,名誉得苏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名声的重视,以及在诗社中的社交活动和获得的声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个人境遇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宋诗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的特点。
神禹导江流,东归入沧海。
三澨阻大别,旷壤实潴汇。
鬻熊开荆疆,纵猎固斯在。
坤舆获所安,流峙各无改。
云胡后代人,邑聚擅高垲。
曲防破先制,鱼鳖遭俎醢。
履亩料租庸,妄言广财贿。
籍定牢弗刊,始重黔首痗。
水至循故区,往往归岁罪。
岂知小智私,祗以增冻馁。
何当铲纵横,一洗谢真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