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生浮世已苍颜,习静空门又出关。
身被朱衣惭再命,手持黄纸历千山。
林庐乞火征徒饭,寺阁鸣钟宿鸟还。
莫怕尘缨无处濯,半厓悬涧碧潺潺。
劳生浮世已苍颜,习静空门又出关。
身被朱衣惭再命,手持黄纸历千山。
林庐乞火征徒饭,寺阁鸣钟宿鸟还。
莫怕尘缨无处濯,半厓悬涧碧潺潺。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漫兴》描绘了诗人在世间劳碌后选择出家修行,却又不得不再次入俗的经历。首句“劳生浮世已苍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的感慨,暗示了他在红尘中经历了岁月的磨砺。接着,“习静空门又出关”描述了他试图在宁静的佛门中寻求解脱,但最终还是被迫离开,再次面对尘世。
“身被朱衣惭再命”中的“朱衣”通常指官服,诗人穿着官服感到惭愧,因为这再次让他承担世俗责任。“手持黄纸历千山”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带着公文跋山涉水的情景,显示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林庐乞火征徒饭,寺阁鸣钟宿鸟还”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如在山林小屋中借火做饭,寺庙钟声响起时鸟儿归巢,展现了诗人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莫怕尘缨无处濯,半厓悬涧碧潺潺”以自然景色收尾,诗人告诉自己不必过于忧虑尘世的污垢无法洗净,因为山崖间清泉流水的声音足以洗涤心灵,寓意着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从自然中找到净化和超脱的力量。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寂寂苔枝,断无人处红犹遍。
向来开谢不曾知,那记东风换。
冷落清歌芳盏,也销除、伤春泪眼。
试灯风起,冻雨疏疏,閒阶任满。
绰约幽姿,折来还供寒窗畔。
依然著意试新妆,小萼猩唇点。
独自伶俜应惯,奈轻移、锁愁庭院。
剩回肠后,无语移时,者回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