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官散地列清流,近领恩光出上州。
诗酒聊同尘外赏,容颜迟惜镜中秋。
才同伏骥堪先致,史继悲麟会晚修。
谁念廉贫藏万卷,富儿容易置书楼。
儒官散地列清流,近领恩光出上州。
诗酒聊同尘外赏,容颜迟惜镜中秋。
才同伏骥堪先致,史继悲麟会晚修。
谁念廉贫藏万卷,富儿容易置书楼。
这首明代张羽(凤举)的诗《用韵答钱邑博孔易三首(其一)》描绘了一位儒官在清流之地任职,受到上级恩惠,得以从上州脱颖而出。诗人以诗酒为乐,享受着超脱世俗的赏心之趣,感叹时光易逝,镜中的容颜不再青春。诗中自比伏羲之才,期待早日得到施展,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尊重和自我提升的决心。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虽贫而藏书万卷,与富家子弟轻易置办书楼形成对比,流露出对知识财富的珍视和不被物质所累的志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风骨和追求。
道人杨歧五世孙,曾持鈯斧开云门。
属时多艰众且去,百折午摧君独存。
住庵了却行脚债,随缘混入众生界。
和泥合水二顷田,接待方来一茎菜。
我初北归先过君,彼此老大言无文。
长年听法庵外石,永日不藏岩上云。
莫嫌家风四立壁,应用河沙体坚密。
客来有以顽自疑,五问道人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