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怅何之,渺渺入荒野。
裴回灌莽中,偶尔遇樵者。
寻源怅何之,渺渺入荒野。
裴回灌莽中,偶尔遇樵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程敏政在寻找水源时的迷茫与探索过程。"寻源怅何之"表达了他对前方未知的探寻之路感到困惑和惆怅,"渺渺入荒野"则写出他踏入一片广袤而人迹罕至的野外。在这样的环境中,"裴回灌莽中",诗人独自徘徊于丛生的草木之间,显示出他的孤独与坚韧。
"偶尔遇樵者"是诗中的转折点,诗人在这荒野中意外地遇见了一位樵夫,这或许给他带来了一些安慰或指引,也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偶然际遇和人间烟火气息。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寻源过程中的孤寂与偶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好奇,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希望的情感。
金吾不禁夜,放箫鼓、恣游遨。
被万里长风,一天星斗,吹堕层霄。
御楼外香暖处,看人閒平地起仙鳌。
华烛红摇醉勒,瑞烟翠惹吟袍。老来怀抱转无聊。
虚负可怜宵。遇美景良辰,诗情渐减,酒兴全消。
思往事今不见,对清尊瘦损沈郎腰。
惟有当时好月,照人依旧梅梢。
痴云驾日日为黄,白光半夜漏东方。
广寒兔老玉发蜕,一箭刚风落人世。
锦宫肉屏香汗溶,酒如春江饮如虹。
彩鸾帘额不受卷,酒面洗作梨花风。
阶前狮子积不坏,十日琼田换尘界。
金钲取挂扶桑晓,照见琼田出寒莩。
这个○儿,自历劫以来无象。况端端正正,亭亭当当。
细入微尘无影迹,大周天界难安放。
更通天彻地任纵横,无遮障。没根宗,没形状。
烁烁明,团团亮。只这个便是,本来模样。
放出直超无色界,收来隐在光明藏。
待顶门、裂破现圆通,金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