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江上竹,依依遍山麓。
晨霞屑明金,夕月拥寒玉。
梢梢绿凤翼,叶叶青鸾足。
深丛疑立壁,高节折垂纛。
荒凉含雨露,历乱同草木。
不求笋煮羹,不求椽架屋。
褰条作长笛,吹我平调曲。
萧萧江上竹,依依遍山麓。
晨霞屑明金,夕月拥寒玉。
梢梢绿凤翼,叶叶青鸾足。
深丛疑立壁,高节折垂纛。
荒凉含雨露,历乱同草木。
不求笋煮羹,不求椽架屋。
褰条作长笛,吹我平调曲。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竹林的生动景象与诗人对其独特的情感投射。开篇“萧萧江上竹,依依遍山麓”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竹子在江边和山脚下的生长状态,赋予了竹子一种温柔而坚韧的生命力。接着,“晨霞屑明金,夕月拥寒玉”通过晨光与月色的对比,展现了竹子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姿态,金色的晨光与寒白的月色,为竹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
“梢梢绿凤翼,叶叶青鸾足”运用比喻手法,将竹梢比作绿色的凤翼,竹叶比作青色的鸾足,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之美。而“深丛疑立壁,高节折垂纛”则进一步展示了竹子的挺拔与坚韧,即使在深密的竹丛中也如同峭壁般屹立,高高的节节仿佛是垂下的纛旗,象征着竹子的不屈精神。
“荒凉含雨露,历乱同草木”描绘了竹子在荒凉环境中依然保持生机,与周围的草木一同承受风雨,展现出竹子的顽强生命力。最后,“不求笋煮羹,不求椽架屋”表达了竹子不求人利用其产物的淡泊情怀,更愿意以自己的方式生长,为自然增添一份静谧与和谐。“褰条作长笛,吹我平调曲”则是诗人借物抒情,想象着用竹条制作长笛,吹奏出平和的乐曲,表达了对竹子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竹林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竹子坚韧、淡泊品质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寒更欺病客。江阁夜,虬箭伶俜滴。金粟尺。
玉带砚,隐约避人书迹。陨星石。
万里归来鹃血污,天门泪,仙人兵解厄。
人閒直恁休囚,星汉更无消息。
年时连环共解,对雪江愁晚,眼迷朱碧。枉抛掷。
行云梦,神女今来天隔。了无说。
袖里衣冠飘撒下,第几劫,昆池灰晕赤。
冥冥碧火,巢中鸮夜吓。
长松天崇隆。历肤云泰岱,膏雨岐丰。
自有夷吾江左,坐人春风。丹水上,青门东。
是意行、羁栖游骢。合雁户徯童。
鹰师海客,翘首望归鸿。韶光艳,花香浓。
看灵椿倚翠,文杏吹红。最好清阴鸣鹤,俊游乘龙。
门阀贵,金芝封。更一堂、芄兰葱葱。十年黑头公。
生申具瞻维岳嵩。
喧叶猜林,摇枝压柳,近湖日暮多风。
醉怯吟悭,春前事事都慵。
坐来无事行偏倦,为梅花、偶出帘栊。
鬓云松、几日筠奁,不照眉峰。
幽人可是耽禅悦,怕沉思往岁,重说游踪。
只道书来,倩人烛底开封。
呵寒拈颖频频放,写相思、墨未曾浓。
问欢悰、一任寥天,过尽青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