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归凤城柬徐侯戢斋二首·其二》
《雨中归凤城柬徐侯戢斋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昨来珠海米如珠,万石今看满石湖。

直道信知千载在,乐郊真觉此邦殊。

德如风草人皆偃,令下泉源众所趋。

旧是龙岩山下住,白头归作老农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昨来珠海米如珠,万石今看满石湖”以珠海的粮食丰盈景象为背景,隐喻社会的繁荣与富足。然而,“万石今看满石湖”中的“满”字,又暗示着某种饱和或过度的状态,预示着潜在的危机。

接着,“直道信知千载在,乐郊真觉此邦殊”两句,表达了对正直之道的坚守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里的“直道”象征着道德与正义,而“乐郊”则代表了理想的居住地或幸福的社会状态。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深切渴望。

“德如风草人皆偃,令下泉源众所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以“德如风草”比喻高尚品德如同春风般能影响人心,使人们心悦诚服;后一句则描述了政令如泉水般滋润人心,众人纷纷响应的情景。这两句不仅赞美了道德的力量和政策的影响力,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道德滑坡和政策执行不力的批评。

最后,“旧是龙岩山下住,白头归作老农夫”两句,以诗人自己的经历作为收尾。从“龙岩山下住”到“白头归作老农夫”,既是对个人生活轨迹的回顾,也是对人生沧桑的感慨。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浣溪沙

修到今生并蒂莲。前身明月十分圆。

梅花如雪悟香禅。

姑射炼魂春似水,罗浮索笑梦非烟。

王郎何福作逋仙。

(0)

迈陂塘

挽银河、甲兵净洗,黄金印大如斗。

图开笔阵龙蛇舞,一片紫云新剖。

磨盾手、看运腕风生、著纸光穿透。芳塘半亩。

误鸭鸭呼群,鱼鱼避影,鸲鹆眼双溜。

临池坐,出水芙蓉吐秀。红丝漾得春皱。

郊原野色连天碧,不耐玉骢驰骤。

曾画否、合写个、淩波微步妃瘦。承平岁久。

喜横槊诗歌,轻裘风度,草圣妙无偶。

(0)

虞美人

里湖湖水清如镜。倒浸楼台影。楼前杨柳两三株。

恰与咸平处士对门居。藕花多在西泠潞。

细把荷钱数。孤山应不笑侬痴。

日日红船催去采莼丝。

(0)

乳燕飞

不信愁来早。自生成、如形共影,依依相绕。

一点灵根随处有,阅尽古令谁扫。

问散作、几般怀抱。

豪士悲歌儿女泪,更文园、善病河阳老。

感斯意,即同调。助愁尚有闲中料。

满天涯,晓风残月,夕阳芳草。

我亦人问沦落者,此味尽教尝到。

况早晚、又添多少。

眼底眉头担不住,向纱窗、握管还吟啸。

打一幅,写愁稿。

(0)

风入松.秋柳

楼台望远最神伤。昨夜又微霜。

秋心摇落应难尽,剩疏疏、挂住斜阳。

忽忆漫空飞絮,天涯断梦茫茫。重来倚棹向银塘。

无复旧风光。烟痕欲补如何补,费寒蝉、百遍思量。

知有而今憔悴,春堤悔种千行。

(0)

南柯子.秋夜遣怀,和陆芝仙

借病常耽睡,贪闲易惹愁。旧时影事到心头。

叹息韶华如水、付东流。香烬还重炷,帘垂不上钩。

一星灯火黯妆楼。偏是风风雨雨、作深秋。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