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游词四首·其二》
《春游词四首·其二》全文
明 / 徐之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檀槽低拢小鸾青,金雁斜飞玉手轻。

弟子三吴零落尽,桥头弦索最知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女子弹奏琵琶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艺术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画面定格在了春日游园的背景之下,女子轻盈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跃,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旋律在空气中飘荡。

“檀槽低拢小鸾青”,开篇便以“檀槽”点明了琵琶的材质与色泽,暗示了乐器的珍贵与雅致。“小鸾青”则进一步强调了琴身小巧精致,以及其青色的光泽,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的描绘,让人仿佛能看到女子手中那把小巧玲珑的琵琶,静静地躺在她的膝上,等待着被唤醒的声音。

“金雁斜飞玉手轻”,接着诗人以“金雁”形容琴弦上的装饰,象征着技艺的高超与华丽。而“玉手轻”则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弹奏时的优雅与从容,仿佛她的一双手如同玉雕一般,轻柔地在琴弦上滑动,每一个音符都流淌出细腻的情感。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女子弹奏技艺的精湛,也体现了她内在气质的温婉与高洁。

“弟子三吴零落尽,桥头弦索最知名”,最后两句则从侧面反映了女子弹奏技艺的高超与广泛的影响。通过“弟子三吴零落尽”的叙述,诗人暗示了女子曾经教导过许多学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学生或因各种原因不再从事音乐事业,唯有她在音乐之路上继续前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桥头弦索最知名”则直接点明了女子在音乐界的声望与地位,她的演奏技艺和风格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甚至在桥头这样的公共场所也能听到她的琴声,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弹奏琵琶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音乐艺术的魅力,也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传递了对美好情感与技艺传承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徐之瑞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高邮湖

高邮湖,湖中飞蚊不可驱。

六月七月日未没,春雷隐隐鸣菰蒲。

饥蚊如针峰,饱蚊如樱珠。

绕船大叫掌流血,有梦不得游华胥。

前人寄语后人道,不信但看露筋庙。

(0)

牧牛图

禅客观心如牧牛,人牛两忘心即休。

恰如牛上小童子,百虑不关神自由。

黄桑贯鼻素丝索,水浅莎长草衣薄。

驯扰由来任本贞,倒行逆拽空牢落。

(0)

寄泰宁鲍县尹·其一

重冈复岭渺天涯,触热驰驱力欲疲。

但愿官仓长有粟,不愁客路更多岐。

政声尽说于阳好,心事还逢鲍叔知。

别后思君劳梦寐,樵川川上月明时。

(0)

金缕曲·其一春雨连绵桃花落尽忽忆去年今日姚小春集同人作皋亭之游今小春去都中一载矣黄昏不寐怅然久之挑灯为谱三痊并寄小春

春色今年又。怪无端、东风多事,绿波吹皱。

眼底桃花都不见,但见枝枝杨柳。

忽忆到、别离时候。

蜡屐雨声催不止,两三杯、上马河桥酒。

君欲去,掉头走。黄沙射猎然乎否。

误人生、少年侠气,儒冠依旧。

门外雷声车似水,多少公卿拍手。

中有个、书生两袖。

我亦青衫真困绝,病毛锥、聊代谈天口。

君击筑,我敲缶。

(0)

妄想

昼视如花更灼然,那堪惟许暗中怜。

隔窗低语疑为梦,登阁明妆望若仙。

薄福尽消银烛下,疏狂难到玉台前。

思量却被欢情误,花下迷藏忆往年。

(0)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其六

黛眉消尽倩谁怜,摇曳西风绾暮烟。

几欲随君姿态袅,那堪催我恨愁绵。

阳关唱罢思千里,汉苑春残又一年。

且待来时消息好,青光点染画桥边。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