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书感·其一》
《除夕书感·其一》全文
清 / 杨士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年几八十复何求,寡过无能问自羞。

朋友邀吾行善事,前愆可改免忧愁。

(0)
鉴赏

这首诗《除夕书感(其一)》由清代诗人杨士芳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首句“年几八十复何求”,诗人以八十高龄自述,似乎在说,到了这个年纪,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这句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晚期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总结。

次句“寡过无能问自羞”,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的反思。他提到自己很少犯错,但即便如此,内心仍感到羞愧。这种自省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自我完善的追求。

接着,“朋友邀吾行善事”一句,表明了诗人渴望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愿望。邀请朋友一起参与善行,不仅体现了他的人际交往观,也反映了他希望通过助人为乐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前愆可改免忧愁”点明了诗人的最终目的——通过改正过去的错误,消除内心的忧虑和烦恼。这一句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即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自我完善,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的重视。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杨士芳

杨士芳
朝代:清   字:兰如   籍贯:福建省台湾府噶玛兰厅(今台湾宜兰县宜兰市)   生辰:1826年-1903年

曾中清朝进士,台湾日治时期,任宜兰厅参事。同治元年(1862年)乡试中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中三甲一百一十八名进士,殿试钦点浙江省即用知县,加同知五品官衔。不久因母丧丁忧,未能赴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日军欲利用的声望,平定各地反抗,特任命其为救民局委员,参与防备。次年(1896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出任宜兰厅参事,翌年获佩绅章。卒于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一月十日,享年七十有八
猜你喜欢

玉女摇仙佩.佳人

凭谁般尔,倩若钩绳,琢就飞琼苕玉。

月下当歌,风前凝盻,亦是每常妆束。

别具才情处,但芳魂染惹,害人深酷。

两相觑、幽襟密意,都是清矑、盻里含蓄。

沾些子脂香。堪做人间,千祥百福。

那许雒阳胜苑,太华神州,占断夭红柔绿。

背面秋千,相思才诉,引起眉儿全蹙。疑道湘皋女。

暂留得踪迹,尘寰芬郁。

叹自古、逢权别怨,不禁回首、织乌忙续。

从今愿,年年畅好斟醽醁。

(0)

满庭芳.感通寺赠承道玄、杨伯清

环海烟霞,冠山楼阁,天涯万里凭阑。

瑶台高处,携手蹑飞鸾。

病起带围宽尽,朱颜改、青镜羞看。

风情减,停歌罢笑,愁对酒杯宽。清欢。

听牛背,一声牧笛,云散漫漫。

问玄谷冰壶,禅伯仙官。

庭下丁香树子,花开后、又见花残。

从吾好,玉毫光里,一粒现金丹。

(0)

水龙吟.咏梅

汉宫娇额涂黄,风流早露春消息。

铅华莹雪,冰肌照水,盈盈无力。

弄影轻颦,向人微笑,芳心谁识。

对珠帘不掩,绮窗半露,嫣然一笑倾国。

最恨昏黄月黑。迷花丛、枝南枝北。

寿阳妆减,罗浮梦断,春宵一刻。

皴玉谁温,凝脂自暖,空劳相忆。

正香残漏俏,灯昏酒冷,此情何极。

(0)

鬲溪梅令.和南金鸳湖舟中韵

几年不到画桥西。路依稀。回首淡烟残柳,昔游非。

笛声何处悲。故人不见梦魂迷。草萋萋。

几度倚阑,欲寄旧相思。相思无尽期。

(0)

花间诉衷情·其一拟古

江路。风雨。春又去。掩重门。楼上暮山翠,锁愁痕。

烟草弄黄昏。王孙。好怀谁与论。暗消魂。

(0)

卜算子.夏日阁中

红药映阶翻,墙角黄薇谢。

又见盆荷出水圆,容易春还夏。

漏永麝烟销,昼静朱帘下。

高阁清凉午睡浓,半饷挥毫罢。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