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炭成灰冷铁猊,孤灯木佛各凄凄。
已闻岭海传烽火,翻怪边城静鼓鼙。
沙为雪铺寒更远,天因云幕晓尤低。
松枝岁岁皆东指,弟子于今却望西。
兽炭成灰冷铁猊,孤灯木佛各凄凄。
已闻岭海传烽火,翻怪边城静鼓鼙。
沙为雪铺寒更远,天因云幕晓尤低。
松枝岁岁皆东指,弟子于今却望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寂寥景象。首联“兽炭成灰冷铁猊,孤灯木佛各凄凄”以“兽炭”和“铁猊”烘托出环境的寒冷与寂静,而“孤灯”和“木佛”的形象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颔联“已闻岭海传烽火,翻怪边城静鼓鼙”运用对比手法,岭海烽火连天,边城却异常宁静,这种反差让人感到意外与疑惑,暗示了某种不寻常的情势。颈联“沙为雪铺寒更远,天因云幕晓尤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更加深沉的孤独感,沙地仿佛被雪覆盖,显得更加遥远,天空因云层遮蔽而显得更低沉。尾联“松枝岁岁皆东指,弟子于今却望西”则在自然景观中融入了人事变迁的感慨,松枝年年指向东方,象征着不变的自然规律,然而如今却有人(弟子)转向西方,寓意着世事无常,人心易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
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
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
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
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
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
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
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
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
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
挥袂千里远,悲伤去住心。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君去方为宰,干戈尚未销。
邑中残老小,乱后少官僚。
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
到时应变俗,新政满馀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