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舫藤为缆,幽居竹织门。
短篱围藕荡,细路入桑村。
鱼脍槎头美,醅倾粥面浑。
残年谢轩冕,犹足号黎元。
小舫藤为缆,幽居竹织门。
短篱围藕荡,细路入桑村。
鱼脍槎头美,醅倾粥面浑。
残年谢轩冕,犹足号黎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简朴的田园生活画面。"小舫藤为缆"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质朴,藤蔓编织的缆绳暗示着生活的自然与随意。"幽居竹织门"进一步强调了住所的清雅和隐逸,竹子的选用更显其高洁之风。
"短篱围藕荡,细路入桑村"两句,通过"短篱"和"藕荡",展现了水边的田园风光,而"细路"通向"桑村",则透露出农耕社会的烟火气息。这里,诗人寓情于景,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鱼脍槎头美,醅倾粥面浑"是对日常饮食的描写,鱼脍鲜美,粥面醇厚,体现了生活的简单满足和质朴滋味。这几句诗也反映出诗人对美食的享受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残年谢轩冕,犹足号黎元"表达了诗人晚年放弃官场,回归自然,心系百姓的情怀。"谢轩冕"表示辞去官职,"黎元"指百姓,"犹足号黎元"表达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愿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关注民生疾苦,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幽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文情怀。
数载怀乡,几番抗疏,此日归休。
喜紫阁彤庭,拂衣长谢,丹山碧水,策杖闲游。
楼起青云,堂开绿野,丹桂依然香满洲。
烟霞里,诗盟酒约,日日堪酬。寻花问柳优游。
更不管、人间岁月流。
念千载遭时,真逢尧舜,百年致主,独愧伊周。
绿鬓词臣,乌须元宰,又得青山对白头。
北窗下,园闻啼鸟,不听鸣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