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春春总不回眸。只索休休。燕成翁媪莺成叟。
更堪雨惨风愁。一夜香魂无处,原来都在根头。
匆匆因甚逝波流。容易拌丢。
艳阳如绣天如酒,恁般下得忙收。
赖有情人慰我,绿肥也亚红稠。
唤春春总不回眸。只索休休。燕成翁媪莺成叟。
更堪雨惨风愁。一夜香魂无处,原来都在根头。
匆匆因甚逝波流。容易拌丢。
艳阳如绣天如酒,恁般下得忙收。
赖有情人慰我,绿肥也亚红稠。
这首明代俞彦的《风入松·唤春》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情感的小令。词中以呼唤春天却得不到回应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
"唤春春总不回眸",诗人以拟人手法,试图唤醒沉睡的春天,但春天似乎并未理会,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只索休休",诗人无奈之余,只能接受现实,感叹人生无常。
接下来,诗人将燕子比喻为老翁,莺鸟比作老者,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老去,"燕成翁媪莺成叟",进一步强化了岁月不待人的主题。风雨的渲染更增添了凄凉气氛,"更堪雨惨风愁"。
"一夜香魂无处,原来都在根头",这里的"香魂"可能指的是花朵,意味着春天的美丽虽然消失,但其精华仍藏于大地深处,暗示生命虽逝,但仍有延续的希望。
"匆匆因甚逝波流,容易拌丢",诗人感叹春天的消逝如同流水般迅速,轻易地被抛掷而去。"艳阳如绣天如酒,恁般下得忙收",用艳阳和美酒比喻春天的绚烂,却形容其消逝得如此匆忙。
最后,诗人欣慰地发现还有"情人"(可能是自然或友人)能给予慰藉,"绿肥也亚红稠",即使花朵凋零,绿色的生机依然旺盛,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变迁,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珍惜,以及对生命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