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暑方前日,重阴疑凛秋。
云封双岭合,萤乱一星流。
阅化知无尽,为生果似浮。
不须多病后,始拟访丹邱。
试暑方前日,重阴疑凛秋。
云封双岭合,萤乱一星流。
阅化知无尽,为生果似浮。
不须多病后,始拟访丹邱。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夏夕(其二)》。诗人通过描绘夏日傍晚的景象,展现了对自然变化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试暑方前日,重阴疑凛秋",诗人以"试暑"点出夏季的炎热刚刚过去,而"重阴"则暗示了天气转凉,让人误以为秋天已至,体现了季节转换的微妙。
"云封双岭合,萤乱一星流",运用形象的描绘,写云雾缭绕的山岭仿佛被封闭,而萤火虫在暗夜中闪烁,如同一颗流星划过,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凄迷的氛围。
"阅化知无尽,为生果似浮",诗人由自然的变化体会到生命的无穷无尽,认识到生命就像这漂浮不定的萤火,短暂而充满变数。
最后两句"不须多病后,始拟访丹邱",表达了诗人无需等到身体不适时才去寻求超脱或隐逸的生活,寓意着应积极面对生活,适时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夏日景色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寻求内心平静的思考。
柳侯风味晚相见,衣袂颇薰荀令香。
桃李能言妙歌舞,樽前一曲断人肠。
洞庭归客有佳句,庾岭梅花如小棠。
乘兴高帆少相待,淮湖秋月要传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