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用韵·其五》
《三用韵·其五》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夜凉清似水,凄切只蛩吟。

唤起离人思,催残懒妇心。

敲梧风淅淅,筛竹月沈沈。

颢气微茫里,依稀见远林。

(0)
注释
夜凉:夜晚的凉意。
清似水:如同清水一样清澈。
凄切:凄凉。
蛩吟:蟋蟀的叫声。
离人:离别的人。
思:思绪。
催残:使...更加愁苦。
懒妇:慵懒的妇人。
敲梧:风吹过梧桐。
淅淅:沙沙声。
筛竹:月光穿过竹叶。
沈沈:沉寂。
颢气:迷茫的夜色。
依稀:隐约。
远林:远处的树林。
翻译
夜晚的凉意如同清水般清澈,只有凄凉的蟋蟀声在低吟。
这声音唤醒了离别之人的心绪,也使慵懒的妇人心情更加愁苦。
风吹过梧桐,发出沙沙声,月光穿过竹叶,显得沉寂而深沉。
在这迷茫的夜色中,隐约可见远处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声响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和寂寞之情。

"夜凉清似水,凄切只蛩吟。" 这两句以鲜明的比喻和生动的拟声词,捕捉到了秋夜特有的凉意和蟋蟀鸣叫的声音。"清似水"形象地传达了夜晚的凉爽,仿佛可以触摸得到,而"凄切只蛩吟"则通过对蛩声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情感。

"唤起离人思,催残懒妇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秋夜的声音唤醒了他对于远方亲人或是已逝去之人的思念,同时也加剧了家中妻子因等待而产生的怠慢与忧虑。

"敲梧风淅淅,筛竹月沈沈。" 这两句则更加深化了秋夜的氛围。"敲梧风"和"筛竹月"都是极富表现力的描写,它们不仅传递出秋风的呼啸声和竹叶在月光下的摇曳,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视觉的体验。

"颢气微茫里,依稀见远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心灵之旅,他似乎感觉到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以及它在遥远树林间穿梭的模糊轮廓。这既表现了自然界秋天特有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远方或过去事物的朦胧记忆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与李深梁山泊分韵得轻风生浪迟五首·其四

庄生语逍遥,元子称漫浪。

此身如土梗,雕刻不成样。

何心解宾戏,犹欲避官谤。

默默难具论,幽愁浩盈望。

(0)

费家风次韵二首·其一

行年病肺热,当暑极燔炮。

宵分偶小息,起步驻凉飙。

咄此怪事发,天北起喧嚣。

扶摇驾霹雳,万窍争怒号。

双耳不及掩,对语何由交。木作麻苇拔,瓦如埃?飘。

颠呶怖欲死,一一惊儿曹。

所忧吾其鱼,遑赋屋上茅。

须臾事亦定,骨肉相勤劳。

东方渐杲杲,音响为谁销。

(0)

绝句

小径缘溪绿,低檐傍树阴。

好峰秋入眼,清月夜窥林。

(0)

和邓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其一

树乾风索索,霜叶到书闱。

枝并鹪鹩宿,床吟蟋蟀归。

幽人知坦履,游子念缝衣。

暗喜还家近,承颜慰久违。

(0)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一

苦学邓夫子,仁风良可依。

颜回乐也内,曾点咏而归。

盛德弥年劭,知音贵我稀。

潇湘逢此地,咳唾得明玑。

(0)

句·其二

仙云春对客,神烛夜流空。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