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学邓夫子,仁风良可依。
颜回乐也内,曾点咏而归。
盛德弥年劭,知音贵我稀。
潇湘逢此地,咳唾得明玑。
苦学邓夫子,仁风良可依。
颜回乐也内,曾点咏而归。
盛德弥年劭,知音贵我稀。
潇湘逢此地,咳唾得明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公麟所作的《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与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品德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
首句“苦学邓夫子”,表达了诗人对邓慎思先生勤奋学习精神的敬仰。接着,“仁风良可依”一句,借用了孔子“仁”的思想,暗示邓慎思先生的道德品质如同和煦的春风,值得人们追随和效仿。
“颜回乐也内,曾点咏而归”引用了《论语》中的两个典故。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内心的快乐著称;曾点则在回答孔子关于理想社会的问题时,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邓慎思先生内在的平和与快乐,也暗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盛德弥年劭,知音贵我稀”进一步表达了对邓慎思先生高尚品德的赞赏,并强调了真正理解并欣赏这种品德的人极为罕见。这不仅是对邓慎思先生个人的赞誉,也是对那些能够欣赏并追求高尚品德之人的肯定。
最后,“潇湘逢此地,咳唾得明玑”以潇湘美景为背景,形象地比喻了在与邓慎思先生相遇的地方,诗人仿佛得到了珍贵的智慧与启示,如同从他的言语中获取了明珠般的智慧。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美好的场景,也寓意着知识与智慧的传递与获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慎思先生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真挚友谊以及知识传承的深切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宴安怀鸩毒,荡佚国将亡。
缅思天宝载,声色迷君王。
朝政出多门,十九分权纲。
其谁堪炙手,秦虢连诸杨。
攀附势莫比,所冀保椒房。
宫中陪宴乐,昼短疑夜长。
重为长夜游,细马驮宝装。
胡不秉明烛,宴行撤礼防。
一从此风炽,野鹿踰宫墙。
五岳出洛泜,四海同惨伤。
维时所贵显,赤族亦罹殃。
马嵬脂粉暗,岷山涕泗滂。
明年虽幸还,大海翻田桑。
山河增惨澹,日月销精光。
问民疮痍中,哭庙煨烬旁。
女宠祸何酷,百悔不一偿。
在莒岂足拟,于兹不可忘。
送春过棠峰,假步自登眺。
行田走诘屈,攀磴上䆗窱。
冈峦耸四围,崖壁俨双峭。
野芳踯躅红,林宿离黄叫。
感彼松下人,脆甚风中燎。
精灵散埃氛,骨肉蔽窾窍。
昼眠嘷狐狌,夜照飞熠耀。
朗悟豁馀悲,清响发长啸。
思君客沃洲,对面隔蓬峤。
扣门乏因缘,更仆烦请召。
流落俱异乡,节奏本同调。
风高鹢退飞,月落牛反噍。
夷犹憩仙宫,酬答领道要。
幽寻屋种梅,杂坐径披藋。
棋枰夜半局,丹灶昼残烧。
心期迥独诣,世诱浩难掉。
诗兴逼行云,树色留晚照。
拾翠记前游,举白倒馀釂。
桐尾隐宝匣,龙文掩鱼鞘。
何日联华镳,葭菼乱渔钓。
《过棠山徐坟欲招通甫不果晚憩景德观以归寄通甫》【宋·方一夔】送春过棠峰,假步自登眺。行田走诘屈,攀磴上䆗窱。冈峦耸四围,崖壁俨双峭。野芳踯躅红,林宿离黄叫。感彼松下人,脆甚风中燎。精灵散埃氛,骨肉蔽窾窍。昼眠嘷狐狌,夜照飞熠耀。朗悟豁馀悲,清响发长啸。思君客沃洲,对面隔蓬峤。扣门乏因缘,更仆烦请召。流落俱异乡,节奏本同调。风高鹢退飞,月落牛反噍。夷犹憩仙宫,酬答领道要。幽寻屋种梅,杂坐径披藋。棋枰夜半局,丹灶昼残烧。心期迥独诣,世诱浩难掉。诗兴逼行云,树色留晚照。拾翠记前游,举白倒馀釂。桐尾隐宝匣,龙文掩鱼鞘。何日联华镳,葭菼乱渔钓。
https://shici.929r.com/shici/JVTZlcV.html
簪花楚楚归宁女,荷锸纷纷上冢人。
万古人心生意在,又随桃李一番新。
花前月下,好景良辰,厮守日许多时。
正美之间,何事便有轻离。
无端珠泪暗蔌,染征衫、点点红滋。
最苦是、殷勤密约,做就相思。
咿哑橹声离岸,魂断处、高城隐隐天涯。
万水千山,一去定失花期。
东君斗来无赖,散春红、点破梅枝。
病成也,到而今、著个甚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