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之石衡且修,青青长在湖之头。
小孤之石锐以高,削立江崖当洪涛。
滔滔逝水东流去,两石崔嵬屹天柱。
蜀巴之源浩沄沄,壮哉此诚江海门。
鸿庞稍见士宇广,疏凿方知夏禹勤。
名山大川神所主,过者震惊谁敢侮。
云何作庙向荒壖,抟土娉婷像龙女。
篙师贾客尔何知,坎坎伐鼓持豚蹄。
倚篷清坐渔歌起,日暮但见崖鹰飞。
危峰屹立长江上,势折华胥限百蛮。
鳌背孤撑青玉柱,斗杓斜插翠云鬟。
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
安得扁舟多载酒,放歌击楫浪花间。
大孤之石衡且修,青青长在湖之头。
小孤之石锐以高,削立江崖当洪涛。
滔滔逝水东流去,两石崔嵬屹天柱。
蜀巴之源浩沄沄,壮哉此诚江海门。
鸿庞稍见士宇广,疏凿方知夏禹勤。
名山大川神所主,过者震惊谁敢侮。
云何作庙向荒壖,抟土娉婷像龙女。
篙师贾客尔何知,坎坎伐鼓持豚蹄。
倚篷清坐渔歌起,日暮但见崖鹰飞。
危峰屹立长江上,势折华胥限百蛮。
鳌背孤撑青玉柱,斗杓斜插翠云鬟。
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
安得扁舟多载酒,放歌击楫浪花间。
这首宋诗《小孤山》是宋代诗人蔡齐的作品,描绘了小孤山的独特风貌和其在江海交汇处的重要地位。诗中通过对比大孤山与小孤山的形态特点,赞美了小孤山的尖峭挺拔,犹如江中的砥柱,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人还提及了蜀巴源头的壮丽景象,以及夏禹治水的功绩,暗示小孤山的历史意义。
接着,诗人强调了自然景观背后的文化信仰,指出名山大川皆有神灵主宰,过客应敬畏。小孤山上的龙女庙,既是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也是对女性力量的象征。接下来的描述转向了舟行者的活动,他们敲鼓祭神,渔歌悠扬,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诗人想象乘舟泛游,畅饮欢歌,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小孤山的雄奇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