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山秋色楼为陈孟德赋》
《南山秋色楼为陈孟德赋》全文
元 / 舒頔   形式: 七言律诗

秋色横空眼界宽,玲珑八面见峰峦。

稻花香满雨初足,梧叶声清风正寒。

百尺不教馀子卧,四时那许俗人看。

课孙教子无他事,笑拍阑干醉解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景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首句“秋色横空眼界宽”,以开阔的视野展现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接着,“玲珑八面见峰峦”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的层次与立体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壮丽的自然之中。

“稻花香满雨初足,梧叶声清风正寒”两句,将视觉与嗅觉、听觉相结合,通过稻花的香气和梧桐叶在微风中的轻响,营造出一幅丰收季节的温馨画面,同时“风正寒”又暗示了秋季的凉爽,增加了诗的季节感。

“百尺不教馀子卧,四时那许俗人看”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平凡生活的不屑。

最后,“课孙教子无他事,笑拍阑干醉解颜”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通过“课孙教子”表现了教育后代的责任感,而“笑拍阑干醉解颜”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舒頔
朝代:元   字:道原   籍贯:(今属安徽省)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江城子.偕闺友泛舟

花香日暖透妆楼。晓烟收。巧梳头。

赢得偷闲,联袂荡兰舟。

最爱湖山新翠霭,吟好句,漫凝眸。

(0)

竹枝词

半溪柳色碧于烟。叶叶低枝绾钓船。

歧路忽忘羞借问,且随蝴蝶过花前。

(0)

桂枝香.咏桂

生随满月,香散在清秋,岂遭蜂蝶。

潇洒小山丛茂,群芳敢杂。

成蹊桃李争春艳,到如今,也堪羞杀。

一秋三度,天香缭绕,广寒宫阙。真称得,中央配色。

更琼叶难凋,情傲霜雪。一种凄凉风韵,霏霏金屑。

而今谁把吴刚斧,丹梯千级虚陈设。

珠英万斛,姮娥自贮,未容攀折。

(0)

踏莎行.佩卿夫人赐题一词,和韵答谢

白雪词工,青琴调古。瑶笺飞下新题句。

熏香珍护碧纱笼,神交梦绕龙舒路。

水绘名园,谢庭飞絮。金闺喜得知音侣。

灯前不厌百回吟,空阶凉滴梧桐雨。

(0)

浪淘沙.赋桂

丹桂暗飘香。瘦影横窗。蜂黄初映越罗裳。

金谷梦回人语寂,悄整新妆。斜倚曲阑旁。

雨霁风凉。玉杯承露醉仙乡。

不媚东皇甘寂寞,占尽秋光。

(0)

高阳台.芝姊去后,忽忽不乐,谱此寄之

小阁灯明,琐窗人去,眼前事事凄清。

曾记前宵,联床细诉离情。那堪吟到伤心句。

泪模糊、惨绝临行。料如今,冷雨酸风,两地愁生。

沉沉玉漏更深矣,听凄声何处,云雁哀鸣。

欲讳情痴,人前强忍啼声。

明知憔悴原同调,转愁伊、比我飘零。

劝知心,努力加餐,好记丁宁。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