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寺中所见四首·其二》
《书寺中所见四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日出邻僧乞食,钟鸣老叟关门。

谁见春宵净境,娟娟霁月当轩。

(0)
翻译
太阳升起时,邻居的僧人来讨饭吃。
老者听见钟声响起,便关上了门。
注释
日出:早晨太阳升起。
邻僧:住在附近的僧人。
乞食:讨饭。
钟鸣:钟声响起。
老叟:年老的男子。
关门:关闭门户。
春宵:春天的夜晚。
净境:洁净清静的环境。
娟娟:明亮的样子。
霁月:雨过天晴后的明月。
当轩:照在窗户上。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静谧寺院春夜景象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早晨日出时邻近僧人乞食和老者关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净脱俗的境界。

"日出邻僧乞食"一句,勾勒出了寺院清晨的一幕。太阳初升,邻近的僧侣开始他们的乞食活动,这不仅是佛教修行的一部分,也是寺院生活的常态。这里透露出一种平和与自足。

接下来的"钟鸣老叟关门"则描绘了时间流转和空间闭合的情景。钟声鸣响,宣告着时间的推移;而老者关门,则是对寺院生活节奏的一个回应,也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到来。

第三句"谁见春宵净境"中,“春宵”指的是春天的夜晚,而“净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清幽自然界的向往。这里,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景物和谐统一,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最后"娟娟霁月当轩"更是用来强化这种美好境界的描绘。“娟娟”形容明亮而柔和的月光,而“霁月当轩”则让人想象到那轮明月悬挂于天空,如同一幅自然画卷中最为精致的部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院春夜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和美好自然境界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赠日东冈千仞

袖中有东海;身外即浮云。

(0)

学署联

宦海风波,不到藻芹池上;

圣朝雨露,微沾苜蓿盘中。

(0)

对联

亲亲仁民而爱物;经经纬史乃成文。

(0)

挽阎春畦骑尉

儒服效前驱,历劫刀兵,自昔天留余地在;

军门推上客,运筹帷幄,至今人叹将才空。

(0)

楼联

松柏岁寒心,平仲昔来曾筑室;

潇湘水云色,元晖吟望试登楼。

(0)

挽郭嵩焘联

学探濂洛,文继韩苏,卅载荷陶甄,岿然鲁殿灵光,不吊昊天遗一老;

名垂华夷,任隆内外,孤忠丛谤议,痛绝道山夙驾,谁从沧海挽横流。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