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彼南陔,厥草油油,北堂在前。
睹穿帘舞燕,楼檐宿鸟;夕来朝去,娱悦高年。
陆绩思亲,仲由孝养,橘可怀兮米负肩。
真堪羡,喜慈颜如旧,儿鬓初斑。
婆娑地上金仙,看膝下蹁跹乐事全。
正熏风池馆,端阳佳节;葵榴满放,杨柳三眠。
绢拂鹅溪,笔推龙爽,点染韶光景更妍。
留题遍,想莱衣戏彩,旷世同传。
循彼南陔,厥草油油,北堂在前。
睹穿帘舞燕,楼檐宿鸟;夕来朝去,娱悦高年。
陆绩思亲,仲由孝养,橘可怀兮米负肩。
真堪羡,喜慈颜如旧,儿鬓初斑。
婆娑地上金仙,看膝下蹁跹乐事全。
正熏风池馆,端阳佳节;葵榴满放,杨柳三眠。
绢拂鹅溪,笔推龙爽,点染韶光景更妍。
留题遍,想莱衣戏彩,旷世同传。
此词《沁园春》以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孝道画卷。词人钱肃润通过“循彼南陔”开篇,引出“北堂在前”的温馨场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家庭情感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睹穿帘舞燕,楼檐宿鸟”,燕子穿帘而舞,宿鸟栖息于屋檐,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生机与活力。接着,“夕来朝去,娱悦高年”一句,直接点明了孝道的主题,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与陪伴,使整个场景充满了温馨与敬意。
陆绩思亲、仲由孝养的故事被巧妙地融入其中,通过“橘可怀兮米负肩”这一细节,既展现了古代孝子的深情厚谊,又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词中“真堪羡,喜慈颜如旧,儿鬓初斑”一句,表达了对父母容颜不衰、儿孙满堂的喜悦之情,体现了家庭和睦、亲情深厚的幸福景象。
接下来,“婆娑地上金仙,看膝下蹁跹乐事全”一句,以“金仙”比喻父母,形象地描绘了父母如同仙人般慈祥,膝下的儿女们在他们的庇护下快乐成长,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与满足感。
“正熏风池馆,端阳佳节;葵榴满放,杨柳三眠”描绘了夏日的美景,熏风轻拂,池馆静谧,端午佳节,葵花与石榴竞相开放,杨柳随风轻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时刻的捕捉与珍视。
最后,“绢拂鹅溪,笔推龙爽,点染韶光景更妍”一句,通过描绘绘画创作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与美的追求,同时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创造。
“留题遍,想莱衣戏彩,旷世同传”则以典故收尾,表达了对孝行的颂扬与传承,希望这种美德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流畅的韵律,构建了一幅充满温情与敬意的家庭生活画卷,展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深厚内涵与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