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孟津》
《孟津》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

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

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

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

(0)
注释
寒芦:寒冷的芦苇。
风飒飒:风吹的声音。
昏黄:黄昏时分。
木脱:树木落叶。
千山:众多的山峦。
江空:江面空旷。
一水长:水面辽阔。
云高:云层高。
鹏北运:大鹏向北飞。
天阔:天空宽广。
雁南翔:大雁向南飞。
焚舟赋:焚烧船只的诗,可能指《离骚》中的典故。
持觞:举起酒杯。
酹子桑:祭奠子桑,可能是古代的英雄或重要人物。
翻译
寒冷的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时令接近黄昏。
树木凋零,群山显得更加清瘦;江面空旷,水面悠长无边。
云层高远,大鹏向北展翅飞翔;天空开阔,大雁向南翱翔。
读完焚烧船只的悲壮诗篇,举起酒杯,祭奠那逝去的英雄子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充满了苍凉与寥落之感。开篇“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两句,设置了整体的情调和场景,通过对寒风吹拂芦草的声音进行描写,以及时间接近黄昏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树木因秋季而变得枯瘦,而江河中的水却仍旧宽广流长,形成鲜明对比。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是对秋天景色的刻画,也隐喻着作者心境的孤独与苍凉。

“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两句,则将视野拉得更远,通过大雁的飞行方向来强调空间的开阔和时间的流逝。这里的“鹏北运”和“雁南翔”,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象征着作者内心对于自由与遥远的向往。

最后,“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两句,则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读完了关于焚舟的文章(可能指古代某个历史事件),手中拿着酒杯,在古人子桑的树下饮酒,这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反映出诗人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特有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向往。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生活的情调,是一首结合了自然美、历史意境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的佳作。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浮邱景大雅堂

曾持宪节访诸天,缀玉联珠诗百篇。

喜得邱中同白首,莫因桑落怨长年。

功成独上三层阁,仙去空遗五色烟。

风雅旧传金马客,相思多在斗牛边。

(0)

崖门吊古三首·其三

误国由来一字间,上方无剑讨神奸。

虞渊日入谁能取,沧海龙游遂不还。

夜后蜀禽犹迸血,秋来湘竹总成斑。

丹青俎豆休明事,一簇崇祠几仞山。

(0)

与梁公实登镇海楼

叠叠危楼面面通,登临醉与美人同。

飞甍回度浮云碧,列槛斜翻落照红。

蒲剑暗藏仙子宅,塔铃空语梵王宫。

飘然欲撚长髯去,笑御鸿蒙万里风。

(0)

月夜泛舟赴天津镇

秋宵月色明如画,客子兼程夜泛舟。

樯影高低横水面,笛声嘹亮彻云头。

仰看星宿随天转,遥望楼台与地浮。

坐久不知风露冷,行行喜近帝王州。

(0)

遣兴

自信愚蒙甘草野,偶因章句厕儒绅。

昔居省署叨司计,今佐州军忝牧民。

学不干人违世态,仕非为已任吾真。

久知窃禄惭无补,敢谓淹留叹积薪。

(0)

送林质轩先生之文昌司训

之子吾乡彦,明经邃古今。

玉堂曾品第,琼海拜儒林。

出处关垂教,荣枯少绊心。

春风无限好,须耐岁寒侵。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