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拙柴门日久沉,子勤习诵父哦吟。
始知陋巷箪瓢乐,千载同符只此心。
养拙柴门日久沉,子勤习诵父哦吟。
始知陋巷箪瓢乐,千载同符只此心。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学者家庭的生活场景,通过“养拙”、“子勤习诵”、“父哦吟”等细节,展现了父子两代人共同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的生活态度。诗人吴与弼通过“始知陋巷箪瓢乐,千载同符只此心”这两句,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内在精神满足的赞美,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追求知识、道德修养的心境是永恒不变的。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息,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肝胆曾相寄。偶然间、河梁挥手,海天无际。
三载飘蓬忧患足,何况风尘失意。
向海外、高楼孤倚。
极目乡国何处是,猛愁来、怕读君此句。
身世感,尚同慰。鬓丝照影增憔悴。
枉穷边、谈兵说剑,纵论兴废。
马上琵琶供涕泪,陶写羁情未已。
任击筑、狂歌粗俚。
歌罢阴阴天又雪,酌蒲桃、暂作消寒计。
鹦醉喝,玉龙起。
翠微招隐处,记携酒,访山灵。
正听雨樽前,餐霞物外,渐隔红尘。同珍。
清游岁月,只相期、不负百年身。
留取吟怀依旧,他年来伴松筠。芳辰。
吟袖暂分携,欲语意难伸。
叹无端小别,愁凝远黛,梦逐飙轮。微颦。
猿惊鹤怨,问何时、重作避秦人。
待写银钩小字,尺书遥倩江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