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意寻兰若,重来是有缘。
眼前真是喜,境熟故依然。
归迹休论静,收心莫话禅。
廊虚剩看月,照影枕书眠。
作意寻兰若,重来是有缘。
眼前真是喜,境熟故依然。
归迹休论静,收心莫话禅。
廊虚剩看月,照影枕书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禅房院时的内心感受与环境氛围。首句“作意寻兰若,重来是有缘”表达了诗人有意寻找佛寺(兰若),并强调了这次来访并非偶然,而是有所预兆或缘分使然。接下来,“眼前真是喜,境熟故依然”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同时暗示了此处环境的熟悉与亲切。
“归迹休论静,收心莫话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他不再去讨论归隐的宁静生活,也不再谈论禅修的深奥,这表明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满足,无需外在的言语和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宁静。最后,“廊虚剩看月,照影枕书眠”以简洁的画面描绘了夜晚的禅房院景:空荡的走廊中,月光洒落,诗人独自一人,映着月光读书至眠,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内心平和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禅房院的深厚情感,以及在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心灵体验,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吴兴山水天下无,吴兴画手天为徒。
天河染露洗空碧,轻烟薄素开新图。
白云欲散松风起,迥如丹丘隔海雪后寒模糊。
溪光倒影丹翠湿,又如洞庭水浸青珊瑚。
绿萝吹香挂秋月,小桥野径相萦纡。
行人遥遥向何处,丹崖石检或有仙人居。
溪山如此无不好,筑屋临流可投老。
春云秋露石田腴,我欲耕烟种瑶草。
老农呼妇呼孙子,齐上沟车踏河水。
浪走源头雪霰飞,天翻脚底风雷起。
飒飒昆明龙蜕骨,宛宛常山蛇顾尾。
倏尔盈科叹水哉,激之过颡由人耳。
吼声㶁㶁河伯怒,苗色芃芃田畯喜。
阿香滴瓢苦瑟缩,鲛人泣绡无尺咫。
苏枯辛活庄子鲋,腾空如化琴高鲤。
东村桔槔不亦劳,西邻辘轳安足拟。
忘机却笑抱瓮夫,巧制端从斲轮氏。
天心普顺固无边,人力强为终有已。
欲令田野息愁叹,要在庙堂能燮理。
五风十雨岁穰穰,弃置沟车如敝屣。
古铲惟制小,颇逾锄耨功。
今于古制异,用亦差不同。
沟田垄攲仄,他刃诚难攻。
制器度地宜,创物须良工。
长柄加阔首,圆柄投直銎。
畎亩耀吐月,肘腋凌轻风。
务进同撞戈,再前随换踪。
覆茇易反掌,剸地深潜锋。
已令土膏润,旋看蔓草空。
要处薅薙外,不离耘芓中。
养苗成此稼,去秽利吾农。
无田非力辟,有具致时丰。
尝见燕赵北,亦传辽池东。
远近或未识,图谱容相通。
有田负郭,伊迩匪辽。我倦而归,于焉逍遥。
爰力于书,且勤于苗。朝斯夕斯,以咏以谣。
式结今好,言报夙劳。山既我狎,川亦余媚。
维禽维鱼,亦莫余畏。林则有风,洞则有云。
酿则有秫,馔则有芹。樵则有柯,钓则有纶。
维人至乐,曰丘曰壑。得而颛之,何有人爵。
彼爵与名,岂不我荣。其或舍旃,允有未任。
允有未任,且以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