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顾朝阳右赣州,新罗高据万山头。
番瑶接地蟠关隘,烽火连天起戍楼。
日夜乡心皆北向,古今汀水独南流。
可怜满眼崎岖路,惟有清猿伴客愁。
左顾朝阳右赣州,新罗高据万山头。
番瑶接地蟠关隘,烽火连天起戍楼。
日夜乡心皆北向,古今汀水独南流。
可怜满眼崎岖路,惟有清猿伴客愁。
这首《汀州道中》由清代诗人张养重所作,描绘了汀州道中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
首联“左顾朝阳右赣州,新罗高据万山头。”以生动的视角展开画卷,左侧朝阳初升,右侧是历史悠久的赣州城,而远处的新罗山峰则雄踞于万山之巅,展现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
颔联“番瑶接地蟠关隘,烽火连天起戍楼。”进一步描绘了边关的险峻与军事防御的紧张氛围。番瑶族人与山地相连,关隘蜿蜒曲折,烽火在连天的烟雾中升起,戍楼上的士兵警惕地守卫着这片土地,充满了战争与和平交织的意味。
颈联“日夜乡心皆北向,古今汀水独南流。”将情感转向个人的思乡之情。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诗人的思绪都向着北方,那里或许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而汀水自古至今,却独自向南流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可怜满眼崎岖路,惟有清猿伴客愁。”收束全诗,点明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满眼都是崎岖不平的道路,只有清脆的猿啼声相伴,增添了几分凄凉与无奈。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旅途的艰难,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汀州道中的壮美风光与诗人复杂的心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塾南祠堂鸳瓦碧,塾南父老相叹息。
叹息朱郎谁复如,二十书生已庙食。
忆昨前村喧鼓鼙,天昏日落豺狼驰。
苍茫野哭走儿女,黯淡杀气冲潢池。
朱郎此时挺身出,凭陵大叫探虎窟。
郦生掉舌机已危,杲卿骂贼死不屈。
古来壮士思解纷,朱郎救焚翻自焚。
宝剑精光忽夜蚀,乾坤谁与清妖氛。
湘水村童击鼍鼓,共采幽兰荐芳醑。
英魂时驾黄隺来,祠下松杉泣风雨。
春风吹上春酣亭,江山图画开新晴。
尊前柳花如雪舞,树杪淑气催莺声。
忆昨空亭人叹息,凋尽芙蓉秋水碧。
使君一日下绵州,遂有楼台高百尺。
我亦明山旧隐沦,歇马溪头问春色。
一杯破尽寒食寒,似醉繁花露浓夕。
曾公曾公本英志,见汝先朝几封事。
近日谈玄复有神,听之动我凌云思。
涪江净洗白鸥心,柱史隐动青牛气。
何必区区怀故山,此中亦有君平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