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金陵》
《发金陵》全文
宋 / 吴则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湖海归来近钓筒,此身南北一飘蓬。

船头已压三山浪,樯尾初回五雨风。

天淡鼓声催落日,云高帆影趁飞鸿。

道林窣堵自崷崒,隐几寒光连暮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líng
sòng /

hǎiguīláijìndiàotǒngshēnnánběipiāopéng

chuántóusānshānlàngqiángwěichūhuíliǎngfēng

tiāndànshēngcuīluòyúngāofānyǐngchènfēi鸿hóng

dàolínqiúyǐnhánguāngliánkō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归来的舟师经过一番波折后,终于平安返航的景象。"湖海归来近钓筒"表明船只已经接近岸边,准备停靠。"此身南北一飘蓬"则用飘蓬比喻自己行踪无定,像被风吹得四处飘泊。

"船头已压三山浪"形象地描述了船在波涛中前进的艰难历程,而"樯尾初回五雨风"则透露了一路上经历了许多风霜,终于开始返回。这里的"三山"和"五雨"可能是夸张手法,用以强调旅途中的险峻与漫长。

接下来的"天淡鼓声催落日"描绘出夕阳西下的景色,船员们在暮色中加紧划桨,以赶上夜晚的航行。"云高帆影趁飞鸿"则是说船上的帆蓄在高耸的云层下投射出长长的影子,似乎也在追赶着那些自由自在地飞翔的鸿雁。

最后两句"道林窣堵自崷崒,隐几寒光连暮空"则描写了船只行驶在蜿蜒曲折的水道中,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木,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光影,与暮色渐浓的天空相互交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动态变化的捕捉,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古代行者对于归乡之路的渴望与不易。

作者介绍

吴则礼
朝代:宋   籍贯:今湖北阳新)

吴则礼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今湖北阳新)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猜你喜欢

简俞同年汝本三章·其二

交道已亡古,笑语非肝肠。

遂使热尘路,随在履危霜。

吾子抱直朴,鲜饰亦鲜藏。

一梅横棘丛,满地皆阳光。

不求世赏荣,能保士气祥。

致意独我亲,惭我何善臧。

至文流语言,元气通壶浆。

使我动止间,刻刻难遗忘。

(0)

论词九绝句示杜煦汪全泰两丈·其三

自扫燕支土,堆叠鸳鸯坟。

袅以游丝烟,弱过倩女魂。

(0)

饮酒诗五章·其二

明月照枯树,上有愁乌啼。

素袂不受凉,秋霜何凄凄。

闭门避人迹,园径生苔衣。

独坐无悦心,汎我青颇黎。

大兰冠西郭,海上诸峰低。

苍鹰不能击,劲手还射麛。

金天气萧索,垂水成白蜺。

沧波不盈勺,桑田已无泥。

何如谢劳瘁,圭角铭童觿。

(0)

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四

对面同背面,见欢安足多?

马能走千里,不能踰黄河。

(0)

咏怀寄厉山人三章·其三

平生有遗患,及感还独伤。

知我信如子,欲告终旁皇。

秋深蛩语哀,云净山月光。

我心非游鱼,世机安能忘?

(0)

春园閒居杂兴五章·其五

静月息池水,池上林木围。

水木合空霭,滟滟浮我衣。

息寐亦匪早,清景殊负兹。

微吟散閒步,与月同迟迟。

渐得径苔湿,亮有清露滋。

邻钟递回响,遥夜知何时。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