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有遗患,及感还独伤。
知我信如子,欲告终旁皇。
秋深蛩语哀,云净山月光。
我心非游鱼,世机安能忘?
平生有遗患,及感还独伤。
知我信如子,欲告终旁皇。
秋深蛩语哀,云净山月光。
我心非游鱼,世机安能忘?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咏怀寄厉山人三章》中的第三章。诗中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慨。
首句“平生有遗患”,诗人回顾自己一生,似乎总有些未了的心事或遗憾,这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一种对过往岁月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接着,“及感还独伤”一句,点明了这种情绪的来源——每当触动内心的敏感之处,便独自感伤起来。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知我信如子,欲告终旁皇”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在纷扰的世界中,能找到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是多么难得,诗人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心声,但又因种种原因而感到犹豫和彷徨。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秋深蛩语哀,云净山月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深秋时节,寒蛩的哀鸣在寂静的夜晚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无奈与生命的脆弱。而天空澄净,山间洒下皎洁的月光,这一明一暗的对比,不仅渲染了诗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最后,“我心非游鱼,世机安能忘?”诗人以游鱼自喻,表达出自己虽身处尘世,却难以忘怀世间纷扰的无奈。游鱼无法摆脱水中的漩涡,人也无法完全逃离世间的复杂与纠葛。这句话既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也是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我与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中寻求心灵平静的努力。
毛颖陈玄虽胜流,也须从事到青州。
重吟玉树怀崔子,欲唱金衣无杜秋。
官柳正须工部出,园花犹为退之留。
篮舆自可烦儿辈,一笑来从樾下休。
兰房绣户厌厌病。叹春酲、和闷甚时醒。
燕子空归,几曾传、玉关边信。
伤心处、独展团窠瑞锦。熏笼消歇沈烟冷。
泪痕深、展转看花影。漫拨余香,怎禁他、峭寒孤枕。
西窗晓,几声银瓶玉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