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赵史君送红梅》
《洞仙歌.赵史君送红梅》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蝶狂风闹,不到凝香地。谁见飞琼巧梳洗。

厌孤标冷艳,不入时宜,银烛底,酒沁冰肌未睡。

东君怜索寞,分寄寒斋,闹耐残醒嗅芳蕊。

费西湖东阁,多少诗愁,援彩笔、重与江梅品第。

算肯容、丹杏接仙游,又却要蕊宫,侍香扶醉。

(0)
鉴赏

这首宋词《洞仙歌·赵史君送红梅》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通过对红梅的描绘,表达了对赵史君赠花的感激以及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词中“蝶狂风闹,不到凝香地”形象地写出红梅在严冬中独自绽放,不受世俗纷扰的孤傲气质。“飞琼巧梳洗”则以仙女比喻红梅的娇美,“厌孤标冷艳”进一步强调其超凡脱俗的风姿。

“银烛底,酒沁冰肌未睡”描绘了赏梅的情景,即使在寒冷的夜晚,饮酒赏梅也让人忘却疲惫。“东君怜索寞”中的“东君”指春神,表达出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梅花的怜爱。“闹耐残醒嗅芳蕊”写出了梅花香气四溢,使人陶醉其中。

下片转而抒发诗人的情感,感叹西湖边的诗情画意因这红梅而增色,他拿起彩笔,试图将梅花之美与江梅相提并论。“算肯容、丹杏接仙游”寓意红梅能与仙子共游,展现出其超尘拔俗的魅力。“蕊宫”、“侍香扶醉”则描绘了一幅梅花陪伴诗人在醉梦中游仙的美妙画面。

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红梅这一意象,既赞美了梅花的高洁,也寓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天台道中

渺渺孤程逐雁飞,茫茫平野见人稀。

水纹萦石作虫篆,麦陇挂山如衲衣。

日月尚留沧海照,山川盍护翠华归。

春风自满江南岸,不管人间万事非。

(0)

詹令人挽词二首·其一

小隐严陵下,当年得孟光。

里师为妇顺,子庆事亲长。

洲橘应还熟,庭萱遂不芳。

他年冠盖会,来看伏牛冈。

(0)

隆祐皇太后挽词三首·其一

四纪归坤极,三朝赖母临。

德齐先后懿,恩及圣君深。

册宝追崇祀,衰麻欲报心。

哀荣千古事,谁复嗣徽音。

(0)

徽宗皇帝灵驾发引挽词四首·其一

图治八王上,增光六圣馀。

仁恩渐动植,文物掩诗书。

未及金縢启,俄成玉帐虚。

衣冠归故国,神已在化胥。

(0)

万上人将游三吴袖杼山居士赠言见过戏成两绝送之·其一

参得汤休五字禅,一瓶一钵去飘然。

定知游历名山遍,吟入江湖万顷天。

(0)

挽留二兄

闻挈囊衣指故林,上堂长跪涕沾襟。

肯将断雁相望影,来慰惊波未定心。

客路山川方积雪,吾庐桃李久成阴。

归鞍底用匆匆发,更促杯盘语夜深。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