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谢刑部使君赴召·其二》
《送谢刑部使君赴召·其二》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中和报政二年间,五马朝天不可攀。

南国愿留申伯住,东山催起谢公还。

银钩铁画辉棠荫,玉鉴冰壶照笋斑。

名在御屏推课最,前途重见玺书颁。

(0)
翻译
在中和报政的第二年,五马齐飞的景象令人难以企及。
南方的人们希望申伯能留下,而东山又催促着谢公回归。
银色的钩画在棠树下闪闪发光,如玉的镜子映照出竹笋的斑点。
他的名声在朝廷考核中最为突出,未来有望再次接到封赐的诏书。
注释
中和报政:指特定的政治时期或事件。
五马朝天:形容显赫的地位或壮观的景象。
申伯:历史人物,此处可能象征留任者。
东山:隐居之地,后常指再度出仕。
谢公:可能指代某位有威望的人物。
银钩铁画:形容书法刚劲有力。
棠荫:棠树下的阴凉,象征宁静或尊贵。
玉鉴冰壶:比喻清澈如玉的镜子,形容人品高洁。
笋斑:竹笋上的斑点,象征新生或纯洁。
御屏:皇帝的屏风,代指朝廷。
推课:朝廷的考核或选拔。
玺书:古代用印的文书,象征皇命或重要任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为送别友人谢刑部赴召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期待。首句“中和报政二年间”暗示了友人在中和年间政绩显著;“五马朝天不可攀”描绘出谢公的威望和崇高地位。接下来,“南国愿留申伯住”借用申伯典故,表达南方百姓希望他能留下,显示出其深受爱戴;“东山催起谢公还”则以谢安归隐后又被朝廷召回的典故,寓意友人应召赴京。

“银钩铁画辉棠荫”赞美友人的书法如银钩铁画般刚劲有力,映衬着棠荫般的政绩;“玉鉴冰壶照笋斑”则以玉镜冰壶比喻其清廉公正,如笋之洁白无瑕。最后两句“名在御屏推课最,前途重见玺书颁”预祝他在朝廷中得到最高评价,未来将再次接到封赏的诏书,表达了对友人仕途光明的期许。

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情于典,既赞扬了友人的才能与品德,又寄予了深厚的情谊与祝福,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伯夔酬诗相奖感而次韵却寄不自禁哀音之发越也

自挈哀音殉鼓盆,只馀骸骨块然存。

燎原日愿同灰烬,灵窟天留照泪痕。

为奏咸韶如有悟,终侪培塿不能尊。

吟声出海迎湖舸,圣处还期立脚根。

(0)

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其五

万户千门尽劫灰,吴姬含笑踏青来。

今日已无天下色,莫牵麋鹿上苏台!

(0)

秋兴,再叠前韵

不堪雨细又风斜,心绪都如未展华。

汉上惊鸿冰作影,银河彩凤玉为槎。

百年人事观朝槿,万里烽烟急暮笳。

独立江城无限意,我来不见落梅花。

(0)

己亥杂诗·其二七七

客心今雨昵旧雨,江痕早潮收暮潮。

新欢且问黄婆渡,影事休提白傅桥。

(0)

城头月.柳眉

小蛮自昔能歌舞。纤纤偏如许。

新月弯环,远山媚妩。令我添愁绪。

含情欲与人言语。试把青痕数。

愁蹙双蛾,管侬离别,正是章台路。

(0)

念奴娇.台城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

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

老蔓藏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

有人牧马,城头吹起觱篥。

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

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

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

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