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江城东双桧树,树影团团障风雨。
上有慈乌来作巢,共择枝柯作振羽。
振羽雄雌尾毕逋,飞来飞去唤复呼。
自云托身喜得地,巢存数子子生雏。
日出每栖群玉府,夜飞不怕执金吾。
冲将叶里冬青子,还哺巢中头白乌。
住泊巢深两乔木,翠盖双长大如屋。
繁阴日日蔽黄鹂,香叶时时引鸿鹄。
乌乌及子子,日夜来聚簇。
绕红卧青苔,啄花饱红玉。
尔乌日徜徉,尔桧日葱苍。
但愿尔乌与尔桧,终古同寿无尔伤。
鄱江城东双桧树,树影团团障风雨。
上有慈乌来作巢,共择枝柯作振羽。
振羽雄雌尾毕逋,飞来飞去唤复呼。
自云托身喜得地,巢存数子子生雏。
日出每栖群玉府,夜飞不怕执金吾。
冲将叶里冬青子,还哺巢中头白乌。
住泊巢深两乔木,翠盖双长大如屋。
繁阴日日蔽黄鹂,香叶时时引鸿鹄。
乌乌及子子,日夜来聚簇。
绕红卧青苔,啄花饱红玉。
尔乌日徜徉,尔桧日葱苍。
但愿尔乌与尔桧,终古同寿无尔伤。
此诗描绘了双桧树下慈乌筑巢育雏的温馨场景,以及乌鸦与桧树相伴相守的和谐关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循环。
首句“鄱江城东双桧树”,点明地点,双桧树作为背景,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自然环境。接着“树影团团障风雨”,描绘了桧树遮风挡雨的形象,象征着庇护与安全。慈乌选择在此筑巢,不仅因为桧树的庇护,更因为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栖息之地。
“振羽雄雌尾毕逋”至“还哺巢中头白乌”,通过乌鸦的振翅飞翔和呼唤,展示了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家庭的温暖。乌鸦不仅在白天栖息于“群玉府”,夜晚也不怕“执金吾”的守护,体现了它们对家园的深深依恋。冬青子的摄入与幼鸟的哺育,是生命延续的象征,而“翠盖双长大如屋”则形象地描绘了桧树的茂盛与高大,与乌鸦的和谐共生。
“繁阴日日蔽黄鹂,香叶时时引鸿鹄”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生态的丰富与和谐,黄鹂与鸿鹄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活力。乌鸦与桧树之间,不仅有物质上的依赖,更有精神上的相互陪伴,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系统。
最后,“尔乌日徜徉,尔桧日葱苍。但愿尔乌与尔桧,终古同寿无尔伤。”表达了诗人对乌鸦与桧树长久相伴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寄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冯姜朝汲远,徐吾夜火穷。
旧井长逢幕,邻灯欲未通。
五逐无来娉,三娶尽凶终。
离灾阳禄观,就废昭台宫。
乘屯迹虽淑,应戚理恒同。
复传苏国妇,故爱在房栊。
愁眉歇巧黛,啼妆落艳红。
织书凌窦锦,敏诵轶繁弓。
离剑行当合,春床勿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