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丰歉虽不齐,圣有名言是我师。
罪疑惟轻功疑重,赈教宁滥莫教遗。
汲黯发粟诚知要,富弼救荒真合宜。
惠鲜怀保常廑念,孰与共之良有司。
所见丰歉虽不齐,圣有名言是我师。
罪疑惟轻功疑重,赈教宁滥莫教遗。
汲黯发粟诚知要,富弼救荒真合宜。
惠鲜怀保常廑念,孰与共之良有司。
此诗《所见》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名言的尊崇以及在面对灾荒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全诗以“所见”为题,实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治理理念。
首句“所见丰歉虽不齐”,开篇点明了自然界中农作物收成的不确定性,丰年与歉年交替出现,这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接着,“圣有名言是我师”一句,表明诗人认为古代圣贤的教诲是指导自己行为的重要准则,体现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和依赖。
接下来的几句“罪疑惟轻功疑重,赈教宁滥莫教遗”,强调在处理灾荒救济时,应当谨慎权衡,避免因过于严格而遗漏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宽泛导致资源浪费。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公平正义和效率并重的治理思想。
“汲黯发粟诚知要,富弼救荒真合宜”两句,分别引用了历史人物汲黯和富弼的事迹,汲黯曾因担心粮食分配不公而主动捐出自家粮食,富弼则以有效的方法成功应对过灾荒。这两句通过典故,进一步阐述了在灾荒救济中应采取的合理行动。
最后,“惠鲜怀保常廑念,孰与共之良有司”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员应时刻关心百姓疾苦,以及共同参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期望。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推崇,也体现了其对于社会公正、救灾救济等议题的深入思考和积极呼吁。
举世方贪禄,斯人祇自怡。
一官如涕唾,半世足遨嬉。
心地陂千顷,生涯酒一卮。
唯应郭有道,吾不愧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