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眉翠敛。人去语寂,春黯甥馆。亭堠长短。
夜来梦醒,孤身在罗幔。袖华泪满。
边塞万里,还胜天远。金缕纤婉。
倩伊引惹,归舟系岸。
旧识晏如客,砌影偷量长比线。
慵懒弄妆,残脂犹涴面。变镜里华容,年逝如箭。
那堪人见。奈状我相思,云鬓蓬乱。
抱鸳衾、半閒偷展。
黛眉翠敛。人去语寂,春黯甥馆。亭堠长短。
夜来梦醒,孤身在罗幔。袖华泪满。
边塞万里,还胜天远。金缕纤婉。
倩伊引惹,归舟系岸。
旧识晏如客,砌影偷量长比线。
慵懒弄妆,残脂犹涴面。变镜里华容,年逝如箭。
那堪人见。奈状我相思,云鬓蓬乱。
抱鸳衾、半閒偷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离别之际的内心情感与外在景象的交融。开篇“黛眉翠敛”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离别前的面容,眉眼含愁,暗示了即将面对的离别之痛。接着,“人去语寂,春黯甥馆”,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春日的黯淡与甥馆的寂静相互映衬,强化了离别的孤独感。
“亭堠长短,夜来梦醒,孤身在罗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亭堠的长短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夜晚的梦醒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身处罗幔中的孤身一人,更显出离别后的寂寞与无助。
“袖华泪满,边塞万里,还胜天远”一句,将泪水与离别之情联系起来,边塞的辽阔与天际的遥远形成对比,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深重。接下来,“金缕纤婉,倩伊引惹,归舟系岸”描绘了女子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远方亲人的呼唤,金缕的纤婉与归舟的系岸,都寄托了她对团聚的期待。
“旧识晏如客,砌影偷量长比线”中,“旧识晏如客”可能指的是熟悉的客人,这里暗喻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砌影偷量长比线”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如同细线般漫长,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离别的无奈。
“慵懒弄妆,残脂犹涴面”展现了女子在离别前的慵懒与不舍,即使在整理妆容时也显得心不在焉,脸上的脂粉未干,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复杂情感。
“变镜里华容,年逝如箭”将镜子中的美丽容颜与时间的流逝进行对比,强调了青春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最后,“那堪人见。奈状我相思,云鬓蓬乱”表达了女子在他人面前难以掩饰的相思之情,云鬓蓬乱的形象不仅描绘了她的外貌,也象征了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抱鸳衾、半閒偷展”以鸳鸯被作为背景,隐喻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半闲偷展的动作,既表现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暗示了对未来团聚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于情感细腻入微的刻画手法。
尔翁少小称豪纵,沾沾笔墨常拈弄。
双拳欲碎玉笥山,一口欲啖飞霞洞。
自言片语即千秋,追风历块谁能鞚。
腹中样子不合时,身外功名何足重。
一斥多因七不堪,老向空林长抱瓮。
文章憎命古今同,往事回头先色动。
汉家天子不好文,生涯合与时人共。
尔曹慎勿学尔翁,空费笔花频入梦。
少年高足策要津,出门便作城阳送。
亦知匣里剑长鸣,莫惜案头萤尽冻。
三冬文史满腹藏,万斛源泉随地涌。
野鹜家鸡任尔为,何必人人毛是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