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绕佛阁.别情,依清真四声,与唐圭璋同作》
《绕佛阁.别情,依清真四声,与唐圭璋同作》全文
清 / 杨玉衔   形式: 词  词牌: 绕佛阁

黛眉翠敛。人去语寂,春黯甥馆。亭堠长短。

夜来梦醒,孤身在罗幔。袖华泪满。

边塞万里,还胜天远。金缕纤婉。

倩伊引惹,归舟系岸。

旧识晏如客,砌影偷量长比线。

慵懒弄妆,残脂犹涴面。变镜里华容,年逝如箭。

那堪人见。奈状我相思,云鬓蓬乱。

抱鸳衾、半閒偷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离别之际的内心情感与外在景象的交融。开篇“黛眉翠敛”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离别前的面容,眉眼含愁,暗示了即将面对的离别之痛。接着,“人去语寂,春黯甥馆”,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春日的黯淡与甥馆的寂静相互映衬,强化了离别的孤独感。

“亭堠长短,夜来梦醒,孤身在罗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亭堠的长短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夜晚的梦醒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身处罗幔中的孤身一人,更显出离别后的寂寞与无助。

“袖华泪满,边塞万里,还胜天远”一句,将泪水与离别之情联系起来,边塞的辽阔与天际的遥远形成对比,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深重。接下来,“金缕纤婉,倩伊引惹,归舟系岸”描绘了女子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远方亲人的呼唤,金缕的纤婉与归舟的系岸,都寄托了她对团聚的期待。

“旧识晏如客,砌影偷量长比线”中,“旧识晏如客”可能指的是熟悉的客人,这里暗喻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砌影偷量长比线”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如同细线般漫长,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离别的无奈。

“慵懒弄妆,残脂犹涴面”展现了女子在离别前的慵懒与不舍,即使在整理妆容时也显得心不在焉,脸上的脂粉未干,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复杂情感。

“变镜里华容,年逝如箭”将镜子中的美丽容颜与时间的流逝进行对比,强调了青春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最后,“那堪人见。奈状我相思,云鬓蓬乱”表达了女子在他人面前难以掩饰的相思之情,云鬓蓬乱的形象不仅描绘了她的外貌,也象征了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抱鸳衾、半閒偷展”以鸳鸯被作为背景,隐喻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半闲偷展的动作,既表现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暗示了对未来团聚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于情感细腻入微的刻画手法。

作者介绍

杨玉衔
朝代:清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猜你喜欢

堪孙追和苏子瞻白水砌古诗来呈似有可教第籯经未穷鞶帨是饰得无与先生并行耶故亦赋而勉之并示台孙

尔翁少小称豪纵,沾沾笔墨常拈弄。

双拳欲碎玉笥山,一口欲啖飞霞洞。

自言片语即千秋,追风历块谁能鞚。

腹中样子不合时,身外功名何足重。

一斥多因七不堪,老向空林长抱瓮。

文章憎命古今同,往事回头先色动。

汉家天子不好文,生涯合与时人共。

尔曹慎勿学尔翁,空费笔花频入梦。

少年高足策要津,出门便作城阳送。

亦知匣里剑长鸣,莫惜案头萤尽冻。

三冬文史满腹藏,万斛源泉随地涌。

野鹜家鸡任尔为,何必人人毛是凤。

(0)

怀古

使节翩翩晚渡河,挥毫吊古漫蹉跎。

千年霸气凌山岳,一剑孤魂逐逝波。

亚父彭城埋怨骨,虞姬垓下咽悲歌。

凭君莫话兴亡事,花落花开可奈何。

(0)

税驾

税驾投古镡,羁栖形何茕。

几案繁缃帙,芒履散忧茕。

玄云披长夏,晻叆不成霖。

□檐踔群雀,面圃遗初荣。

跨跱九门道,毂击纷辚辚。

扬埃乘风翔,霎忽漫城闉。

剧哉行路艰,从事时所珍。

我心岂众违,疲病谢焉营。

(0)

墨水回澜

西昆东壁两缠辉,百折千澜有所归。

会见词源倒三峡,墨池应有雾花飞。

(0)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其四

虮虱营衣絮,苍庚恋柳条。

宁知廖廓外,还有大鹏摇。

露时谁千结,浮江自一瓢。

看来无巧拙,惟适是逍遥。

(0)

送张孟奇下第归罗浮

万仞罗浮海上山,飞云杳霭有无间。

陆沉漫自金门署,双起看君玉笋班。

二石楼前云气满,四贤祠畔月华殷。

年来欲试丹砂诀,迟我移舟海石湾。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