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奂人堪羡,辽阳地不违。
边云连汉阙,宫日带莱衣。
馔入江鱼细,书成朔雁飞。
即看旌旆至,塞外虏尘稀。
张奂人堪羡,辽阳地不违。
边云连汉阙,宫日带莱衣。
馔入江鱼细,书成朔雁飞。
即看旌旆至,塞外虏尘稀。
这首明代黄廷用的《赠张湖亭参戎复州兼奉母以行》描绘了一幅边关将领孝顺并富有诗意的生活画面。首句“张奂人堪羡”,赞美了张奂的为人,暗示他不仅在军事上值得尊敬,人格魅力也令人钦佩。次句“辽阳地不违”则点出张奂的任职地点,表明他对母亲的孝心,即使在遥远的辽阳,也不忘尽孝。
“边云连汉阙,宫日带莱衣”通过边关云彩与朝廷宫殿的联想,展现了张奂的忠诚和边疆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含了他对家乡的思念。接下来,“馔入江鱼细,书成朔雁飞”描述了他在军中的生活,饭菜精致如江鱼,书信则寄托于北归的大雁,表达了对亲情的牵挂。
最后两句“即看旌旆至,塞外虏尘稀”预示着张奂的军队即将凯旋,边疆安宁,表达了对胜利的期待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赞美了张奂的忠孝品质和边塞生活的细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戍边英雄的敬仰之情。
贺家池上园,自足了一世。
是中风味佳,恨我未能至。
纵横十亩宽,想见去荒秽。
药苗与菜本,岁久必多置。
人生闲最乐,奚苦事名第。
轩裳果可得,不过多仆婢。
争如老山林,庶足远朝市。
能吟无自悲,逢酒便须醉。
因公发长谣,休去转觉易。
因过竹院酒,共看竹院书。
坐中半北客,南渡百年馀。
叶大栀子肥,橘树正扶疏。
云雷送风雨,微凉入衣裾。
谈谐各锋起,才气色敷腴。
道古不如今,抱德或若愚。
洗盏勿促迫,开襟且须臾。
达人要领会,兴逸奚可辜。
南风吹时雨,襟抱忽然开。
凭轩一长谣,清句亦满怀。
当年沮溺心,自觉未为乖。
桑麻涧上泉,何不返故栖。
帝城尘埃中,隘巷多涂泥。
摆落更奚道,强颜终莫谐。
规规二十载,今日始知迷。
仰视天宇高,归云去难回。
世味嚼蜡尔,临风强吟哦。
故人今谁来,门前车马多。
招邀忽聚集,款曲成婆娑。
齿发我已老,岁月如掷梭。
有酒不为饮,奈此好事何。
分题咏清趣,但恐俗所呵。
吴侯金闺彦,公馀乃相过。
欢笑酬座人,时春复清和。
濯我涧上泉,因之而啸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