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遭寇乱,孤城嗟复隍。
倭兵猛于虎,士女驱群羊。
皎皎林家妇,引袂裂衷肠。
玉颜分必死,尘土非我藏。
烈气填胸臆,捐佩水中心。
贼徒俱动魄,按剑赫相望。
阴精彻河汉,白日天苍凉。
人生驹过隙,含垢辱冠裳。
岂不柔绕指,化此百炼刚。
吁嗟柯氏女,风与江海长。
芙蓉照秋水,岁岁含幽芳。
我昔遭寇乱,孤城嗟复隍。
倭兵猛于虎,士女驱群羊。
皎皎林家妇,引袂裂衷肠。
玉颜分必死,尘土非我藏。
烈气填胸臆,捐佩水中心。
贼徒俱动魄,按剑赫相望。
阴精彻河汉,白日天苍凉。
人生驹过隙,含垢辱冠裳。
岂不柔绕指,化此百炼刚。
吁嗟柯氏女,风与江海长。
芙蓉照秋水,岁岁含幽芳。
这首明代佘翔的《贞烈篇为林烈妇作》描绘了一位在战乱中坚守贞节的女性形象。诗的前四句通过“孤城”、“倭兵”和“群羊”的比喻,展现了战乱的残酷和人民的无助。林家妇的形象跃然纸上,她毅然决然,即使面临死亡,也坚决不苟活于尘土之中,体现出其高尚的节操。
“烈气填胸臆”至“按剑赫相望”部分,通过描绘林家妇的英勇行为和敌人的震慑反应,烘托出她的英勇无畏。接下来的“阴精彻河汉,白日天苍凉”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暗示她的牺牲对天地都有所触动。
结尾两句“人生驹过隙,含垢辱冠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林烈妇虽身处逆境却能保持贞洁的赞美。最后以“岂不柔绕指,化此百炼刚”和“吁嗟柯氏女,风与江海长”收束,赞美她的坚韧如钢,其精神将永远流传。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生动刻画了一位贞烈女子的形象,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忠贞美德的崇尚。
君昔觞我江亭春,苇海涨绿风日新。
一寒千里今集此,避面西山如畏人。
是何世界费装饰,水帝屑玉龙辇银。
麦田尺泽慰情耳,苦矣无褐周馀民。
故知重阴例凛厉,幸毕虞袝宵达晨。
苍梧之哀天所吊,波及同轨攀号臣。
皑皑万顷洗泪睫,风起不挂城坊尘。
墟头一醉行复别,冥鸿泥迹何新陈?
力子治小学,而以通于医。
五十守田里,不与金门期。
偶为人海游,想望中兴基。
儒术世弗尚,顾被方技知。
维时急变法,二圣方宵衣。
宗衮非间平,硕辅无韩琦。
大患讳自养,责效剂和微。
传宣无虚晨,赏赉使遝驰。
郭玉之所怖,越人固见几。
有庐城西南,爽垲于病宜。花竹与果蓏,适情兼?饥。
我来已改元,相见馀赍咨。
正有栋榱惧,岂徒弓剑悲。
省君插架书,犹是俸入遗。
窥源證诵籀,订赝穷轩岐。
此理东西同,新故何常师。
医国匪吾事,活人聊自怡。
每从谈姬岩,安能忘阳崎?
一壶处处可,所冀太平时。
海荷开且阑,张叟病未已。
一樽岂或尼,坐见凉风起。
颇闻休假中,诗卷自料理。
思旧蒐遗文,无人会微旨。
宣南盛气类,往者逝如水。
卅载终合并,与公俱老矣。
楼台故无地,错拟集贤里。
但愿长赓酬,香山窃自比。
国花堂下花如锦,展禊年年就花饮。
不知花萎自何年,别梦绕花垂卅稔。
数丛无乃孙子辈,稚干柔条讵尤品?
乾嘉以来盛觞咏,忍使流风到今寝?
或云辇致贵家园,朱邸潭潭谁与谂?
榜题未改堂庑尽,万事黄粱同一枕。
郑虔若在定词成,立对斜阳作寒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