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昔日处容翁,见说来从碧海中。
贝齿赪唇歌夜月,鸢肩紫袖舞春风。
新罗昔日处容翁,见说来从碧海中。
贝齿赪唇歌夜月,鸢肩紫袖舞春风。
这首元代诗人李齐贤所作的《处容》诗,描绘了一位来自遥远新罗国的女子,以其独特的外貌特征和舞蹈技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句“新罗昔日处容翁”,以“新罗”点明女子的来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通过“昔日处容翁”这一表述,暗示了这位女子曾经在处容翁(可能是指某位地方长官或贵族)的府邸中生活过,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的设定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异域风情的画面,充满了想象的空间。
接着,“见说来从碧海中”,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背景,她仿佛是从碧蓝的大海深处而来,充满了未知与神秘。这种描述不仅突出了女子的出身与众不同,也暗示了她可能拥有某种超乎寻常的能力或特质。
“贝齿赪唇歌夜月”,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外貌特征。贝齿,指的是像贝壳一样洁白的牙齿;赪唇,即红润的嘴唇。在夜晚的月光下,她的歌声如同清泉般流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这里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才华。
最后,“鸢肩紫袖舞春风”,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舞蹈。鸢肩,形容肩膀宽厚有力,暗示了她舞姿的雄健与力量感;紫袖,则是紫色的衣袖,色彩鲜艳,与春风相映成趣。整个画面充满活力与生机,展现了女子舞蹈时的灵动与优雅。
综上所述,《处容》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关于一位来自新罗的神秘女子的故事,以其独特的外貌、歌声和舞蹈技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语言技巧,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异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审美情趣。
守荼蘼、残寒影里,怀人最是春暮。
轻阴天气闲庭院,睡起还疑初曙。君试睹。
怎无力、帘儿搁得春魂住。黄昏静伫。
但打叠新愁,商量浅醉,寂寞对庭树。
西湖畔,回首旧游欢聚。蛩烟雁月如故。
多时不到虹桥外,萍际晚山无数。春且住。
待小句题成,婉寄流红去。天涯甚处。
嗟别后心肠,伊犹难识,相笑况新侣。
尘缨乍濯,溯晴湖一角、与鸥为侣。
湖外龙山青万叠,江草江花无数。
菂苦房空,蘋疏盖掩,才过廉纤雨。
翠尊易竭,倚舷还赋愁句。迟暮。
极目天端,琼楼无恙,我欲凌风去。
记否昆明清露晓,坠粉尚零前浦。
乱蕊争荣,孤根自转,曾共蓬瀛住。
梦回青琐,与君重问烟路。
正匈奴未灭,战死沙场,死亦安便。
击楫渡江去,见胡氛犹恶,猛着先鞭。
那知义旗甫举,罹祸剧堪怜。
叹国法难伸,奇冤虽雪,应憾重泉。愁煎。
怕追念,把旧影前尘,反复诗篇。
读到伤怀处,似声声弹出,急管哀弦。
况复平生隐恨,未了海棠缘。
料碧血长埋,千年定化啼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