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瞥浮生似梦过,男儿德业竟如何。
回看夙志宁无感,万事悠悠东逝波。
一瞥浮生似梦过,男儿德业竟如何。
回看夙志宁无感,万事悠悠东逝波。
这首诗《阁中感怀》由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和哲理性的表达,展现了对人生、道德与历史的深刻洞察。
首句“一瞥浮生似梦过”,开篇即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虚幻,如同匆匆一瞥的梦境,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男儿德业竟如何”则转向对个人道德修养与事业成就的反思,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一个人的品德与事业究竟能达到何种高度?这不仅是对个体的拷问,也是对社会伦理价值的探讨。
“回看夙志宁无感”,进一步深化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这里的“夙志”指的是早年的志向或理想,诗人回顾自己的初心,内心是否还能保持那份热忱与坚定,是否有所动摇或改变。这一句表达了对自我追求与现实境遇之间矛盾的深切感受。
最后一句“万事悠悠东逝波”引用了《论语·子罕》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江水东流的形象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万物的变迁。在这里,诗人将个人的感慨上升到对宇宙万物普遍规律的认识,暗示了人生与世事的渺小与短暂,以及它们在浩瀚时间长河中的微不足道。
整体而言,《阁中感怀》通过对人生、道德与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宇宙真理的追寻,语言凝练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富含启示性。
安仁可独来,连璧岂易得。
我老阅士久,此士秀江国。
不窥董生园,颇割子鱼席。
向来决胜地,辟水湛寒碧。
几年富问学,一道贯儒释。
捉麈初不哗,论正语明白。
哦诗咄嗟办,妙韵出金石。
吾家妙喜师,赏叹节屡击。
夜堂明月冷,鼎足坐禅寂。
他年山中人,盛事话畴昔。
姑苏昔是吴王国,表里湖山本充塞。
吴王亡后台观空,只有湖山亡不得。
斋钱吴越又富足,前身端受灵山嘱。
平生佛事满东南,上下君民总纯熟。
阿师累世同此会,外家更是东南最。
晚年彷佛传双林,乡里推高无与对。
阿师四海老行脚,偶向南阳露头角。
他年欲识痴钝人,发长衲敝人谁觉。
我学如水马,尽日忙不进。
结交有神奇,所得尽豪俊。
十年困三舍,万事到两鬓。
风流半零落,吾道或拘窘。
彭侯南方来,超妙有远韵。
落落涧壑姿,倒屣解吾愠。
胸中几年读,正朔谨尧舜。
盘盂百家伎,钩致得幽蕴。
夜半一商略,气与山岳峻。
方洋及卫霍,似是老行阵。
峥嵘济时术,百未一见信。
自言穷达机,默与寒暑运。
功名盖偶然,未暇以身殉。
伟哉君子勇,一语破幽愤。
何时灯火底,怀抱为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