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福兴山中古梅·其一》
《福兴山中古梅·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念是先朝物,风雷不忍侵。

桐焦空有尾,竹老已空心。

以道酬泉石,无言阅古今。

几宵明月上,为子动瑶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福兴山中古梅的深情赞美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古梅历经沧桑却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念是先朝物,风雷不忍侵。” 开篇即点出古梅的年代久远,仿佛见证了历史的更迭,即使是狂风骤雨也无法轻易摧残它。这里通过“风雷”与“不忍侵”的对比,突出了古梅的顽强生命力和超凡脱俗的品质。

“桐焦空有尾,竹老已空心。” 通过对比桐木和竹子的老化,进一步强调了古梅的独特之处。桐木和竹子在岁月的侵蚀下,虽然外表或内部发生了变化,但古梅却依然保持着其本质的坚韧与活力,不随时间而衰败。

“以道酬泉石,无言阅古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梅的敬仰之情。古梅以自然之道与周围的山水相呼应,不言而喻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这里的“道”不仅指自然规律,也包含了诗人对古梅精神境界的理解与认同。

“几宵明月上,为子动瑶琴。”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在月光的照耀下,古梅似乎与明月产生了某种共鸣,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弹起了瑶琴,以此来表达对古梅的赞美与敬意。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深化了主题,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福兴山中古梅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它的坚韧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其二

曾辱先公褒一字,而今谁念次公狂。

惟应鲁国奇男子,肯说江东老孝章。

(0)

出黄牛峡

青山影里倒尊罍,绝壁腾波郁不开。

豁眼夷陵城下路,万峰才尽大江来。

(0)

口占

绿渠草碧水平堤,粳稻风凉秀色齐。

渐觉江乡秋色好,蟪蛄络纬尽情啼。

(0)

绝塞

绝塞不辞苦,远行人未还。

西风驱万马,落木满三关。

猎火黄龙碛,军书青海湾。

城南有思妇,肠断大刀镮。

(0)

和于沧岩明府东湖曲·其一

鄱湖水长浪花粗,东湖清浅漾菰蒲。

采罢莲花采莲子,留郎莫遣出鄱湖。

(0)

过严陵钓台作

丹枫为幛石为屏,百尺高台照客星。

两岸猿声落秋水,至今山色为谁青。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