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鹳雀崖北龙潭》
《鹳雀崖北龙潭》全文
金 / 元好问   形式: 古风

层崖閟顽阴,水木深以阻。

湍声半空落,汹汹如怒虎。

风生木叶脱,魄动不敢语。

何年浑沌窍,灵物此栖处。

初从一线溜,开凿到神禹。

云雨鼓飞浪,喷薄齐万弩。

藏珠骊龙颔,百斛快一吐。

油油入无底,细散不濡缕。

归藏海有穴,汎溢愁下土。

南峰天一柱,万古镇幽府。

江山有奇探,落景迫行旅。

多惭茹芝人,终年看飞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鹳雀崖北龙潭的壮丽景象,元好问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山崖的险峻、水流的湍急以及潭水的神秘。"层崖閟顽阴",首句便写出山势之高峻,阴暗深邃;"湍声半空落,汹汹如怒虎",运用比喻,将瀑布声比作怒虎咆哮,形象地刻画出水声的震撼力。

诗人接着写到风起时,树叶随风飘落,自己也感到心惊胆战,不敢言语,暗示了环境的寂静与神秘。"何年浑沌窍,灵物此栖处",借混沌神话,表达对龙潭来历的想象和敬仰。龙潭的形成与大禹治水的传说相联系,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云雨鼓飞浪,喷薄齐万弩",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瀑布如万箭齐发,壮观无比。"藏珠骊龙颔,百斛快一吐",以龙珠和龙口比喻潭水的丰沛,形象地描绘了潭水涌出的场景。"油油入无底,细散不濡缕",则写出水势之大,连绵不断。

最后,诗人感叹龙潭的归宿——大海,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归藏海有穴,汎溢愁下土",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南峰天一柱,万古镇幽府",以南峰为天柱,象征龙潭在天地之间的崇高地位。而"江山有奇探,落景迫行旅",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游子对未知山水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鹳雀崖北龙潭的自然景观,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哲思。

作者介绍

元好问
朝代:金

猜你喜欢

发广州

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馀。

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

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

(0)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其二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县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馀伤。

(0)

六月十二日偶成·其一

閒居百事不关心,只有多情尚苦吟。

午睡觉来何所乐,邻鸡一唱柳垂阴。

(0)

早梅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干。

(0)

详定试卷二首·其二

童子常誇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

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

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0)

怀钟陵旧游四首·其一

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璧截肪鲜。

歌谣千里春长暖,丝管高台月正圆。

玉帐军筹罗俊彦,绛帷环佩立神仙。

陆公馀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