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常誇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
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
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童子常誇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
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
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才华和成就的反思以及对历史故事的重新解读。诗中通过童子与暮年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轻率行为的悔恨,以及对才能的自信与否定的态度。
"童子常誇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 表示在年轻时可能因为自负而过分夸耀自己的才华,但随着年龄增长,对于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羞愧,就像西汉时期的学者杨雄一样,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后悔。
"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 这两句诗指的是在古代,人才往往被赏识并获得奖励,但到了今天,人们评价才能则更加严格,将人与人之间的才能进行比较和衡量。
"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描述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他认为自己的文学作品精妙绝伦,就像古代大诗人那样,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通过文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故事的重新解读和评价,他认为自己的文学才华不仅能够继承古人,而且还能够超越,创作出新的、更为精彩的作品。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个人才能成长与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自信和挑战。通过对比和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于才华的珍视以及对于文学创新的追求。
孤峰瘦立,问飞来何处,离奇倔强。
料得巨灵开华岳,削落芙蓉一丈。
太守遗珍,元章新契,庭院供幽赏。
博炉香袅,冷烟吹活仙掌。
堪讶剔透玲珑,嵚崎夭矫,无一平庸相。
此是庐山真面目,妙手传神依样。
碧髓常腥,苍鳞自动,势欲飞腾上。
海天风雨,恐随云气来往。
香残镂管,泪浥琼笺,无端梦醒槐柯。
少别千年,匆匆岁月飞梭。
柳丝断魂在否,漫凄凉、拥鼻吟哦。
凝望久,只栏干天际,遥隔云波。
忆昔东华游倦,几留欢绛蜡,买醉红螺。
恨入骚辞,依然兰畹愁多。
而今玉楼赋就,比人间哀乐如何。
子夜曲,但挥弦、弹作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