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迹荒凉何处寻,一从开卷见升沈。
英雄万死扶诸夏,天地三人共一心。
奇石波涛销宿恨,两厓宫殿锁残阴。
哀情吊古寒江远,愁向苍茫寄短吟。
旧迹荒凉何处寻,一从开卷见升沈。
英雄万死扶诸夏,天地三人共一心。
奇石波涛销宿恨,两厓宫殿锁残阴。
哀情吊古寒江远,愁向苍茫寄短吟。
这首诗《读厓志有感(其一)》由明代诗人高士蜚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首联“旧迹荒凉何处寻,一从开卷见升沈”,开篇即以“旧迹”二字引出主题,点明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寻与思考。通过“荒凉”二字描绘出遗迹的破败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接着,“一从开卷见升沈”则表达了通过阅读历史书籍,见证了国家兴衰的过程,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有对历史深度的探索。
颔联“英雄万死扶诸夏,天地三人共一心”,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英雄的颂扬。这里“英雄”不仅指具体的个人,也泛指为国家民族奋斗的所有人。他们为了拯救华夏大地,不惜牺牲生命,展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怀。“天地三人共一心”则强调了英雄们在追求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过程中,与天地同在,与人民共命运的精神境界。
颈联“奇石波涛销宿恨,两厓宫殿锁残阴”,运用自然景观象征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壮志未酬。奇石与波涛象征着历史的起伏与英雄的奋斗,它们消解了过去的怨恨,寓意着英雄们的牺牲换来了和平与进步。而“两厓宫殿锁残阴”则描绘出历史遗迹的静谧与庄严,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同时也暗示着英雄精神的永恒。
尾联“哀情吊古寒江远,愁向苍茫寄短吟”,以哀伤的情感回顾历史,寄托了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面对遥远的寒江,诗人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的思念化为短吟,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悲情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英雄精神的崇高赞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厚重感。
点波细雨,乍泥住归人,便迟春信。布帆漫整。
满空江化酒,别筵花韵。数遍邮签,也怕莺期未准。
雁程紧。试悄向故园,先探芳讯。归梦今夜稳。
奈湿雾濛濛,画楼难认。野梅瘦损。
为凄吟、客里剩红销尽。堕水流香,又把孤蓬暗引。
醉乡近。压春潮、一船幽恨。
烟雨里,脉脉只悲秋。风片薄,酒波柔。
绿杨不是灵和树,白头重上采菱舟。
百年身,千古事,一登楼。
春去也、倡条和冶叶,人去也、断云还缺月,凉别袂,触乡愁。
相逢客路如南雁,欲寻旧梦问闲鸥。
剩华年,与流水,两悠悠。
晚凉花积水,送秋老、越来溪。
叹故苑沧波,汎天镜里,曾见鸱夷。凄凄。
黄昏未了,渐歌阑人似水东西。
自有暗香随袖,残红为惜新题。文漪。步绮轻移。
银烛背、翠尊携。念别后湖山,几回同梦,云散鸿飞。
依依。兰桡醉解,涴啼痕犹在去年衣。
明月无多圆夜,有情偏向人低。
潇洒青云彦,幽居隔柳樊。
湖阴通曲径,苔色上高垣。
帘捲南薰入,窗含夏荫繁。
脱巾投玉麈,移席倒匏樽。
凉雨荷香度,晴云树色屯。
芙蓉交翠叶,薜荔引芳根。
雪茧乌丝细,霜毫玉箸完。
笼鹅从换帖,爱鹤敢乘轩。
休日欣良觌,高怀得细论。
堆盘朱实润,溢砌紫兰翻。
属坐仪如凤,挥觚健胜猿。
雄文三峡水,壮志九溟鹍。
酒晕开愁颊,茶香醒滞魂。
风尘江海暗,戎马道途喧。
杜子无家久,张君有舌存。
丹心依魏阙,清梦绕天阍。
寥落悲时事,飘零愧弟昆。
盍簪萍梗日,曳履缙绅门。
句压弥明鼎,宴同桃李园。
银屏酣坐稳,鹦鹉可鲸吞。
《白云轩联句》【明·刘崧】潇洒青云彦,幽居隔柳樊。湖阴通曲径,苔色上高垣。帘捲南薰入,窗含夏荫繁。脱巾投玉麈,移席倒匏樽。凉雨荷香度,晴云树色屯。芙蓉交翠叶,薜荔引芳根。雪茧乌丝细,霜毫玉箸完。笼鹅从换帖,爱鹤敢乘轩。休日欣良觌,高怀得细论。堆盘朱实润,溢砌紫兰翻。属坐仪如凤,挥觚健胜猿。雄文三峡水,壮志九溟鹍。酒晕开愁颊,茶香醒滞魂。风尘江海暗,戎马道途喧。杜子无家久,张君有舌存。丹心依魏阙,清梦绕天阍。寥落悲时事,飘零愧弟昆。盍簪萍梗日,曳履缙绅门。句压弥明鼎,宴同桃李园。银屏酣坐稳,鹦鹉可鲸吞。
https://shici.929r.com/shici/lbmkPNtf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