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今年几年齿,两髻紞紞垂到耳。
读书要以六经先,次第汉唐十七史。
老夫之见窃不然,别有一说为举似。
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风尘起。
腐儒酸寒作何用,国家所欠奇伟士。
丈夫立身两字尽,臣子忠孝而已矣。
吾观汝相头面阔,颜色粗厚黑而紫。
汝翁七十鬓发转,汝父科第迟如此。
与生生死蠹文字,土田官人村夫子。
不如左弯右挟弓,肉食封侯差快耳。
祖孙今年几年齿,两髻紞紞垂到耳。
读书要以六经先,次第汉唐十七史。
老夫之见窃不然,别有一说为举似。
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风尘起。
腐儒酸寒作何用,国家所欠奇伟士。
丈夫立身两字尽,臣子忠孝而已矣。
吾观汝相头面阔,颜色粗厚黑而紫。
汝翁七十鬓发转,汝父科第迟如此。
与生生死蠹文字,土田官人村夫子。
不如左弯右挟弓,肉食封侯差快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人对其孙辈进行教育与期望的情景。开篇便以“祖孙今年几年齿,两髻紞紞垂到耳”勾勒出孩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转、生命成长的意境。“读书要以六经先,次第汉唐十七史”表明老人对孙辈的文化教育有着深远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先学儒家经典,再广泛涉猎历史知识,以求学养兼备。
然而在“老夫之见窃不然,别有一说为举似”一句中,诗人流露出对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一种反思与质疑,似乎认为单纯的书本知识不足以应对现实挑战。紧接着,“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风尘起”几句,则描绘出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外患内忧,社会动荡。
诗人通过“腐儒酸寒作何用,国家所欠奇伟士”抨击那些空谈文义、无法为国分忧的腐儒,同时表达了对真正能够担当时局、拯救国家危机的英雄人物的渴望。在“丈夫立身两字尽,臣子忠孝而已矣”一句中,诗人提出了对个人品格与道德修养的高标准,即一个男子应以忠诚和孝顺为根本。
随后,“吾观汝相头面阔,颜色粗厚黑而紫。汝翁七十鬓发转,汝父科第迟如此”几句,则是对祖孙外貌特征的细致描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他们成长速度与科举考试成绩的一种期待。
最后,“与生生死蠹文字,土田官人村夫子。不如左弯右挟弓,肉食封侯差快耳”几句,诗人通过对比书生的辛勤与武将的荣耀,表达了对武力价值的一种肯定,认为在那个动乱的时代,武力可能更为重要。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个人品格与社会责任的一种追问,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时局的一种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