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水东流湾复湾,苔矶流落自南山。
浪翻桃瓣红鳞起,日入芦花百鸟还。
渔笛几声江月上,客星一点水云间。
如何结得羊裘侣,坐占矶头七里滩。
相水东流湾复湾,苔矶流落自南山。
浪翻桃瓣红鳞起,日入芦花百鸟还。
渔笛几声江月上,客星一点水云间。
如何结得羊裘侣,坐占矶头七里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首句“相水东流湾复湾”,开篇即以流水的动态之美引入,水波的曲折流动,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接着,“苔矶流落自南山”一句,将视线转向山间,苔矶的静默与山的高远形成对比,暗示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的短暂。
“浪翻桃瓣红鳞起,日入芦花百鸟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生动与和谐。桃花瓣随波翻滚,如同红鳞跃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夕阳西下,百鸟归巢,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渔笛几声江月上,客星一点水云间”则将画面引向夜晚,渔笛声悠扬,江面上升起一轮明月,客星在水云之间闪烁,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蕴含了对远方和未知的向往。
最后,“如何结得羊裘侣,坐占矶头七里滩”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